专家团

    张玉亭

    袁世平

    丁湖广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代料香菇暴发性出菇原因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代料香菇菌棒暴发性出菇多发生在出菇的第一潮,指在生产管理中对菌棒采取催菇措施后,菌棒密集出菇,每个菌棒出菇50个以上,甚至超过100个,栽培者往往来不及采收处理,俗称“暴菇”,暴菇会使菇农经济效益严重下降,打击菇农的种植积极性,造成种菇富民的社会效应日益下降。暴发性出菇一直是困扰香菇生产者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暴发性出菇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防控手段,供菇农参考。
    一、暴发性出菇的为害  
    代料香菇菌棒暴发性出菇后,菌棒培养基养分过度消耗,使菌棒在后期营养缺乏、整体产量低下;而暴发性生长出的菇优质菇比例极小,大部分表现为菇盖又小又薄,易开伞,菇柄长,丛生、畸形,失去商品价值。同时,由于“暴菇”培养基养分消耗过度,极易造成菌棒松散、断裂,严重降低菌棒的抗逆性,甚至造成菌棒无法再生产。因此,防控香菇菌棒暴发性出菇,是香菇生产中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二、暴发性出菇原因分析
    子实体的产生是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的表现,是由营养生长走向生殖生长的自然规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如气候变化、温差、干湿差、机械振动、生物因子、培养基内部生理生化变化等),香菇菌丝体为应对恶劣环境也会产生子实体,这是一种应激反应。人类就是掌握并利用香菇这些特性,通过品种驯化、栽培技术改良等一系列措施使香菇均衡有序地产生子实体。代料香菇暴发性出菇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品种特性  a.短菌龄的品种易暴发性出菇。由于短菌龄品种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时间短,即菌丝的成熟时间短,在生产中往往会暴发性出菇。b.高温品种易暴发性出菇。很多菇农喜欢选择高温品种作为春栽品种,而大多数高温香菇品种出菇所需的温差相比中低温品种要小,秋天的巨大温差则会刺激菌棒暴发性出菇。
    ②菌丝成熟度  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时,菌皮薄,菌丝受温差刺激影响小,易形成原基。转色浅,遮光效果差,菌丝易受到光诱导而产生更多原基。菌皮薄,氧气通透性则好,可为原基提供充足的氧气,提高了原基的成活率,且菌皮薄,原基更易突破菌皮长成菇蕾。
    ③木屑硬度  一般松软木易暴发性出菇,而硬木不易暴发性出菇,可能因为是松软木木质素含量低,菌丝吃料快,菌丝吃料后菌棒收缩留下了很多缝隙,使得菌棒溶氧性增强,从而提高了原基成活率,造成菌棒暴发性出菇。
    ④菌棒紧实度  菌棒装料过松易暴发性出菇,菌棒装料紧实则不易暴发性出菇。装料紧实,菌棒溶氧性差,原基成活率不高,因而不易暴发性出菇。
    ⑤刺孔时机和刺孔数目  未刺孔的菌棒易暴发性出菇,因未刺孔的菌棒内严重缺氧,菌丝在缺氧环境下会形成更多瘤状物,瘤状物最终发育成原基进而形成菇蕾。同理,刺孔数目偏少或刺孔偏晚也会导致暴发性出菇。
    ⑥温差刺激及持续时间  在适宜的出菇温度范围内,温差刺激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则菌棒暴发性出菇的可能性越大。
    ⑦菌棒含水量  菌棒含水量在50%~60%时,易暴发性出菇,因为菌棒含水量为50%~60%是菌丝和原基生长最适宜的水分条件,适宜的含水量可改善菌棒的供氧结构,使原基大量发生。
    ⑧空气相对湿度  催菇时菇棚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有利于原基发育成菇蕾,而增加暴发性出菇风险。将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到80%以下,原基发育速度降低,进而降低暴发性出菇的可能性。
    ⑨光照  香菇原基分化最适宜光照强度为50~100lx,子实体发育最适宜光照强度为300~800lx,在完全黑暗条件下,子实体不能形成;光照不足则出菇少。适宜的散色光能诱导原基形成,增加暴发性出菇概率,但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子实体形成量又会逐步减少。
    ⑩震动刺激  菌棒经过震动后,部分菌丝被振断,振断后的菌丝会长出更多菌丝,而菌棒受到振动后会形成很多小裂缝,可改善菌棒的供氧条件,使菌棒得到更充足的氧气,促使菌棒长出更多子实体从而增加暴菇的可能性。出菇数量跟振动强度和振动时间有密切关系,振动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出菇越多,反之则少。
    三、防治方法
    ①慎重选种  a.依据栽培地温差大小选择合适的品种。温差较大的地区,选择中温偏低或低温品种,如241-4、908等;温差较小的地区,选择中温偏高或高温品种,如808、武香1号等。b.依据栽培季节选择合适的品种。一般春栽选择中熟中低温品种,如9608、森源16、森源19等;秋栽选择早熟中低温品种,如秋栽3号、久香401、雨花2号等;冬栽选择武香1号、森源F20、申香215等品种。
    ②精心培育成熟菌棒  成熟菌棒要求菌棒培养时间比菌龄长,积温充足,菌棒瘤状物占整个菌棒的2/3左右,转色均匀一致,菌皮厚薄适中,手握菌棒松软有弹性。
    ③软硬木屑合理搭配  一般软木比例为20%~25%,硬木比例为75%~80%。
    ④适当提高菌袋硬度  制棒时要在保证菌袋不破的情况下尽量将培养料装紧装实,装好的菌袋用手按有一定的硬度,手托菌袋中心菌袋两端不下垂。
    ⑤适时刺孔  当菌丝长满菌袋,菌袋表面瘤状物占菌袋表面的60%左右时开始刺孔,孔径为5~8 mm,孔深4~6 cm,每棒刺孔40~60个。
    ⑥适度温差催菇  通过出菇棚风口调节温差大小和温差持续时间,如白天放下棚膜闷棚,晚上揭开棚膜就可加大出菇棚温差,通过调节白天闷棚、晚上揭膜的次数控制温差持续的时间;也可通过调节放膜和揭膜的时间长短及早晚控制出菇棚温差大小及持续时间长短。
    ⑦精准注水  保持菌棒含水量为65%~70%即可。菌棒含水量在50%~60%时易暴发性出菇,菌棒含水量低于40%会抑制出菇或不出菇,菌棒含水量高于80%不仅会抑制出菇或不出菇,甚至发生烂棒现象。
    ⑧控制空气相对湿度  通过调节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可控制菇棚空气相对湿度,也可通过调节出菇棚风口大小及通风时间控制菇棚空气相对湿度,将菇棚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可降低原基发育速度,使子实体分批生长,从而降低暴发性出菇的可能性。
    ⑨调节光照强度  催菇时使光照强度控制在50 lx以下,可减少原基分化数量,从而降低暴发性出菇概率。
    ⑩适当震动  a.缩短运输距离。将养菌棚安排在出菇棚附近,以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菌棒震动时间和降低菌棒震动强度。b.改变刺孔方法。刺2~3遍小孔,不刺大孔,或人工刺大孔,避免因使用机器造成强振动刺激。c.减少搬动次数。除正常的翻堆之外,一般尽量减少菌棒搬动次数,且在搬动的过程中,尽量做到轻拿轻放。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