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张志军

    王以军

    潘保华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蟹味菇的瓶式栽培管理

    发布时间:2015-04-22

      来源:网络

         蟹味菇同其他的空调栽培食用菌类相比,培养天数长,而且在出菇时要馒头搔菌,可以直接从接种源让食用菌出菇,因此要特别注意已经接种菌瓶的干燥问题。同时,在培养的后半期,以及催芽时的湿度管理都要密切关注。
     
        培养基使用堆积的杉树木屑作为基础材料,杉树木屑:玉米芯=8.5:1.5(容积比)混合使用;营养源,以米糠:麸皮:豆腐渣=6:2:2(重量比)的比例混合,每瓶添加100g/850cc;含水率调整目标为65%。培养基装瓶使用850cc瓶子,装瓶量为:510±10g(内容量)。
     
         常压灭菌在培养基内部温度达到98℃以上后持续4个小时;高压灭菌在培养基内温度达到120℃以后保持60分钟(有效灭菌时间)。高压灭菌是蟹味菇栽培最为理想的方式。
     
        放冷必须在清洁的环境下,冷却到培养基温度达到20℃以下(常压灭菌时,注意培养基的急速冷却),注意来自返回空气的吸入污染。
     
        菌种的接种量标准为每瓶20~25cc,850cc的菌种瓶约接种40瓶。接种作业要彻底进行无菌操作,迅速进行。
     
        培养温度在16~18℃下(瓶子之间的温度19~20℃)管理50天,升温到20℃(瓶子之间的温度22~23℃),继续进行35~40天的培养(熟成)管理(瓶子之间的温度不要超过23℃)。温度管理,以瓶子之间的温度管理为基础(室温为标准温度,注意瓶子之间温度的差值)。湿度管理,前期培养在60~70%,后期培养在70~80%(注意培养后半期的干燥)。CO2浓度管理在2500ppm以下。光照度,要在极其黑暗下培养(点检除外都不要有照明)。管理期间为60~90天(根据品种有所不同)。
     
         搔菌必须采用馒头搔菌法的状态,以谋求发芽同步化。搔菌后要进行注水处理。但是,对菌床注水操作时,要避免高温场所,并且剩余水要废弃。搔菌机每次作业都必须注意清扫和消毒,并在特别设计的专用房间内操作(避免和挖瓶机作业混淆)。
     
         发芽温度在13~16℃之间;湿度要在90%以上,特别要注意刚搔菌之后要避免干燥;CO2浓度在2000~3000ppm以下;光照度在30~100Lux之间,并且只在白天点灯;期间为7~10天,要用无纺布覆盖,以防止干燥。要在适当时期去掉覆盖材料,时机标准为菇柄长到5mm后,不要揭得太早。
     
         培育温度控制在12~14℃范围内;湿度控制在80~90%范围内;CO2浓度,和催芽相同,控制在2000~3000ppm,比较高的浓度。 CO2浓度过低的话,容易出现小开伞现象,请注意。光照度在200~500Lux之间,大致在菇伞形成、出现淡黑色时进行连续照射,或者采用时差点灯等方法用时间控制器来管理。蟹味菇的趋光性强,所以在繁育中需对蘑菇进行均匀照射,注意配置荧光灯。照射期间为除去覆盖材料后,连续管理10~12天。蟹味菇一般催芽和生育管理在同一房间进行,出菇架的上层用来催芽,下层用来生育。此时只对下层进行点灯照明。
     
        搔菌后第21~23天时可以收获(根据生育温度等因素不同,收获天数也不相同);菇伞呈现圆形状态时,对每株进行采收,每瓶的出菇量在180~200g之间。

    如何做好平菇的催菇和出菇管理

    1.出菇棚清理及保温处理首先将出菇棚进行全面清理,并采...

    2025-03-28 18:04:47

    “粮-菇定区轮作”大球盖菇春季管理要点

    进入3月,粮菇轮作大田种植进入出菇前管理重要节点。为此...

    2025-03-05 09:09:05

    如何正确进行羊肚菌催菇、出菇精细化管理?

    把握好羊肚菌催菇时机与方法1. 催菇时机一是生理成熟,主...

    2025-02-27 09:18:44

    羊肚菌幼菇生长阶段精细化管理指南

    在幼菇的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细致入微的管理对于其健康茁...

    2025-02-18 09:06:25

    春季温室大棚袋栽食用菌管理

    春季到来,气温逐步回暖,但不稳定。要根据春季气候特点...

    2025-01-22 09:25:47

    羊肚菌出菇期 科学管理尤为重要 技术要点是...

    从羊肚菌针状原基形成到采收,一般需要20~25天。科学的...

    2025-01-03 11:58:30

    秋冬香菇管理6法

    秋冬香菇8~9月份制棒,12月份到翌年5月份出菇,属于正季...

    2024-12-27 08:16:49

    冬季平菇生产管理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温度控制在8℃-15℃之间,不能低于5℃。菇蕾形成前后宜...

    2024-12-24 08:36:26

    巧用天气预报是管理平菇大棚的关键。

    1.温度控制在8℃-15℃之间,不能低于5℃。菇蕾形成前后宜...

    2024-12-19 08:22:59

    平菇转潮期管理

    1.头潮菇管理;第一潮菇收完后,让菌袋停水45天,然后再用...

    2024-12-02 09:08:21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