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周宪龙

    张玉亭

    刘世飞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掌握这项赤松茸栽培技术 离高产也就不远了!

    发布时间:2021-11-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赤松茸又叫大球盖菇,其营养价值高,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的食用菌特性,其栽培简单,可利用农民冬闲时间种植增加农民收入。
    理化特性:赤松茸属中低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2℃,在10℃以下和30℃以上菌丝生长缓慢,持续36℃以上会造成菌丝死亡;子实体阶段要求低温环境,一般温度12-25℃,最适16-21℃,超过30℃子实体原基难以形成;培养料水份要求70%(即手抓料有水滴但不成线)。
    栽培季节:在自然条件下,当地最高温度稳定在25℃以下播种。灵川范围内建议10月中旬至11月初播种,培养50-60天出菇,至次年4月采收结束。
    培养料:赤松茸种植原材料广泛。可以就地取材,稻草、麦秆、黄豆秆、花生秆、谷壳、甘蔗渣、玉米芯、玉米秆等农作物秸秆,木屑、竹粉、刨花等硬质材料,以及鸡、牛、猪粪等农家肥,均可作为培养料。播种前先将培养料加水预湿3-5天,硬质材料预湿时间需要7-15天,农家肥和含糖量高的甘蔗渣、玉米芯和玉米秆需要充分发酵腐熟,中间翻堆2次。播种前观察培养料是否达到要求:含水量70%、pH值5-7.0、培养料充分预湿软化或者发酵充分。
    培养料配方:
    ①稻草100%;
    ②玉米芯40%,稻壳20%,稻草20%,麦麸18%,2%石灰;
    ③稻草70%,木屑13%,玉米芯10%,麦麸5%,2%石灰;
    ④玉米秆60%,稻壳20%,木屑13%,麦麸5%,2%石灰;
    ⑤菌糠60%,木屑13%,玉米芯10%,稻壳8%,麦麸7%,2%石灰;
    播种方法:
    ①种植地点最好选水、电、路三通的地方,以便运料用水方便。
    ②每亩用干料约6000-8000斤,最好软、硬质材料混合来用。在宽80至120厘米的厢面先铺一层厚度10厘米的预湿好的培养料,然后在料面上点播菌种,每平方米使用1-2袋菌种,将菌种分成鹌鹑蛋大小,品字形播种,播种间距10-15厘米,播种后再放一层厚度为10-15厘米的培养料,然后覆土厚3-5厘米。播种后5-10天把大块的覆土稍微整细,以便通风菌丝爬上厢面,最后再盖上1厘米厚的稻草,保持土层湿度以及防杂草生长。
    管理:播种后,每隔3-5天观察料中温度变化及料的含水量。可在料中插温度计观察,如料温超过28℃,可选择在早上10点钟前或者傍晚5点钟后适量喷水降温保湿。畦面覆土发白需适当喷水,保持土层含水量25%。检查菌丝大部分爬上土面即可喷一次重水进入出菇管理,观察菌丝是否扭结形成幼子实体,发现幼子实体后约一个星期即可采菇(播种后在正常温度下50-60天可采菇)。
    采菇标准:菇帽3-5厘米,不开伞,7成熟即可采收。第一批采完菇要喷一次重水,养菌10-15天左右开始第二批出菇,一般可采收4-6批。
    产量:一般一亩地可采3000-6000斤,种得好的可采收7000-8000斤(注:气候、管理、培养料均对产量有直接影响)。
    贮藏:采完菇及时放进冷库,以防开伞,并分级打包销售或者加工(盐水菇或烘干)。 

    掌握这项赤松茸栽培技术 ,离高产也就不远了!

    赤松茸又叫大球盖菇,其营养价值高,具有不与人争粮、不...

    2024-06-17 09:24:13

    掌握这项赤松茸栽培技术, 离高产也就不远了!

    赤松茸又叫大球盖菇,其营养价值高,具有不与人争粮、不...

    2022-02-19 09:12:08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