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反季节埋筒覆土栽培,与常规栽培技术有一定差异性,其关键技术控制点掌握好以下几项:
1、场地选择 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较适合。无论是南方或北方,只要掌握夏季7-9月份,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8℃的地区均适合栽培。而海拔较低,夏季菇棚内温度超过极限温标的地区不宜栽培。因为香菇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25℃,超过30℃子实体无法形成与发育。产地宜选地势平坦,水源洁净,水量充足,排灌方便,既通风保湿,阳光西照时间短,又有适度散射光的地场为好。菇场需搭盖遮荫棚。
2、生产季节 菌袋制作接种宜于1-2月进行,经过室内养菌70-80天,至5月上旬进棚脱袋埋筒覆土,6-11月为产菇期。海拔较低的平川地区,可提前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制袋;北方高寒地区早春气温较低,菌袋制作可适当推迟到2-3月进行。在安排生产时,因地制宜,参照当地气候,以初夏适于长菇气温15℃作为始菇期,以此为界,往后倒退80天,作为菌袋制作接种期。这样才能确保菌袋培养与产菇处于最佳自然气温。
3、适用菌株 适用于埋筒覆土夏季长菇的菌株,总的一个原则:应以高温型的品种。现有菌种市场上常见的Cr-04、Cr-20,广香47、武香1号、8001、苏香1号、9015、兴隆1号等均属高温型菌株。其菌丝耐高温,出菇中心温度在15-30℃之间。对于中温偏低型和低温型的菌株,均不可引用,否则盛夏子实体难以形成,或尽长劣菇。这是一个关系栽培成败的关键技术控制点。
4、菌袋制作 培养基配方与常规基本相似。常用杂木屑78%,麦麸18%,碳酸钙2%,磷酸二氢钾0.5%,蔗糖1.5%,料与水1:1.2,含水量60%左右,PH值灭菌前6.5-7.2。栽培袋选用低压聚乙烯折角袋,规格15x55cm。采用装袋机装料,每袋装干料量750-800克,湿重1600-1700克;采用汽气常压高温灭菌,料袋上灶后力求4-6小时内达100℃,在这个温标基准上,保持24-30小时,达到基质彻底杀菌。料袋卸灶冷却至28℃以下时,每袋打4个接种穴,接入香菇菌种;并在23℃-25℃,清洁、干燥、避光、通风的室内培养70-80天生理成熟。
5、出菇管理关键技术:
(1)整畦搭棚。排放菌筒的地面畦床,宽140cm,畦高30cm,中间留40cm走道(排水沟)。畦床上用沙壤土铺平。畦上用竹片(长6m,宽2-3cm,间距1m),作为盖膜拱棚,并在拱棚上搭建遮荫棚架,棚顶及四周盖遮荫物。
(2)脱袋覆土。将生理成熟的菌袋搬进棚内。边脱袋边盖膜,防止菌筒失水;同时在畦床上横放3排脱袋后的菌筒。菌筒要轻拿轻放,接种口朝上,菌筒之间留3cm的间隙。排筒后在菌筒上铺一层1.5cm厚的沙壤土,然后用扫把将土层扫入筒与筒的缝隙中,使其形成平面的菌床。同时喷水让土壤落实筒缝间。促使菌筒表面干湿交替,促使菌筒表面转色。
(3)生态控制。出菇主要控制好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四个要素。任一条件不适宜时,都会影响香菇的产量。香菇是好气性菌类,生长环境如果通气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氧气不足,子实体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就会出现畸形菇。温度以15-25℃长菇最适,菌筒转色后需进行昼夜温差刺激,诱发菇蕾发生。空气相对湿度85-90%,需要散射光照。要加强拱棚内通风,拱棚上的薄膜在晴天、阴天时不要盖,雨天盖膜防止淋雨。夏季7-9月气温偏高时,畦沟内灌流动水,促使湿度增加,以利长菇。
(4)微喷供水。长菇供水采用微孔喷水软管,每畦按装一条,晴天打开供水开关,喷洒雾化水1-2次。
6、采收续管。夏菇以鲜品应市为主。当菇体长至7分成熟,菌盖尚未完成展开时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及时冷藏、运输、应市。第一潮菇采收后,清理残留在菌筒上的菇脚,并按正常出菇管理。一般采后3-5天,菌筒上留下的采摘伤口恢复至发白,并转红棕色时,即转入第二潮菇的催蕾管理。充分利用自然温差,整个长菇季节6-9月,这段时间内可采收8-12潮菇。每次采收后,都要清理筒面残留,并揭膜通风,让菌筒生息养菌后,喷水增湿,温差刺激,促使续生菇蕾。盛夏高温时,菇棚应加厚遮荫物降温,促使自始至终能够育成优质品,获得更好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