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申香215”是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2014年由市农科院引进并进行试验示范。由于春节前可出菇,具有菌丝粗壮浓白、抗逆性强、子实体菇形圆整、菌肉厚实、菌盖色浅等特点,“申香215”在我市迅速推广。冬季天气寒冷,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缓慢,但菇肉厚、品质好。广大菇农要抓住时机,采取调控措施,争取多出菇、出好菇。但冬季风灾、雪灾较多,要提前加固大棚,防止大棚垮塌。冬季是“申香215”菌棒发菌和出菇管理的关键时期,现就其冬季管理措施简述如下:
1.发菌管理。“申香215”菌龄100天~110天。我市8月中下旬接种,12月上中旬至翌年6月出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发菌期根据天气和菌丝生长情况做好温度调控,通过翻堆、覆盖等措施,使菌袋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
发菌期间需要刺孔1次~2次,采用两次刺孔法时,第一次在菌丝长至菌袋接种穴背面的时候刺孔(孔直径3.4mm、深5cm、数量30个),第二次在菌丝满袋后刺孔(孔直径5mm、深4cm~6cm、数量63个);采用一次刺孔法时,在菌丝满袋后刺孔50个~60个(孔直径5mm、深4cm~6cm)。刺孔后菌丝体呼吸加剧,产热量大,注意通风降温。刺孔后,菌棒开始转色,适宜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空气新鲜,散射光照。转色完成的标准是菌棒表面形成一层棕褐色菌膜。一般情况下15天完成转色,转色结束后可多培养一周时间,使菌棒充分后熟。“申香215”菌棒瘤状物中等,菌棒转色完成后硬度适中,容易出菇。当菌袋有少量菇蕾出现时,即可脱袋、立摆菌棒,进行出菇管理。
2.出菇管理。“申香215”是中高温型品种,出菇适宜温度为15℃~25℃。菇蕾形成时需要保持85%以上的相对湿度、6℃~8℃的昼夜温差,散射光照。脱袋以后,当菌棒重降到装袋时湿袋重的65%以下时,必须及时给菌棒补水,补水应在12℃以上的温度进行。
补水后,菌棒重达到装袋时湿袋重的90%左右即可。防止补水过多,致菌丝缺氧、自溶、烂棒。补水后再进行温度、湿度、光照调控。冬季气温较低,人工进行温度调控,以满足出菇所需要的温度和温差条件。通常采取一层薄膜加一层遮阳网的覆盖方式,薄膜覆盖在外层,利于晴天透光增温;阴雨天,把内层遮阳网拉到棚脊部,引光增温,也可直接用一层薄膜覆盖增温。采用微喷法增加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调节好温度和通风的关系,气温在20℃以下时,每天中午通风一次。连续几天调控,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在菌棒表面,发育成菇蕾,此时可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左右,调控棚内温度至10℃以上,加强通风,保证子实体生长期间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以减少菇柄长度。当子实体菌膜已破,菌盖尚有少许内卷,菌褶全部伸长时,即可采收。一茬菇采收结束,再提供类似发菌管理的温度、湿度条件进行复菌管理,以积累营养,10天以后再次进行补水,补水后菌棒重量达到上茬出菇前菌棒重量的90%即可,同时大通风1天~2天,再进行出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