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林程

    魏银初

    李明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夏香菇出菇期坏袋现象九大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3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注水超重,基料含水量过大,水压低,袋心闷水,造成菌丝透气性差,菌丝坏死而坏袋,后期感染杂菌坏掉。遇以上情况,注水重时必须加强养菌管理,增强菌丝活力,可采取刺孔办法,若在高温期不宜刺孔时,可采用气泵通气的办法,使菌袋透气散湿、增氧、促长。气泵压力控制在2个压力为宜,压力过大会冲散菌袋,通气后菌丝会很快生长,比刺孔效果好,这种办法供管理时参考,较重的菌袋再次催菇应采用振动的办法,千万不可再次注水。
    2.出菇后,间歇养菌时间短,菌丝没有完全恢复健壮生长,菌丝弱,活性差,这时如果又急于催菇,菌袋“带病工作”容易出现问题。此类现象应延长养菌时间,使菌丝复壮后再催菇。
    3.高温天气注水,气温很高,已经超过出菇的要求温度范围,在不适宜催菇的情况下仍注水、催菇,会造成坏袋,所以出菇期高温时不要强行催菇,持续高温天可将菌袋置于地面养菌。
    4.养菌期烧菌,出菇时也常出现坏袋,袋心烧菌时,从内部先软,然后感染杂菌,所以养菌期一定要将袋温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
    5.阳光直射菌袋,会损伤或晒死菌丝,应避免阳光照射菌袋。
    6.转色期,菌袋淤积黄水过多,影响通气,造成杂菌感染,袋面形成发软斑块,这种现象,主要是养菌和转色期间,温度高、通风差,没有及时排出袋内积液而造成的,出菇时发现有发软污染后,要及时刮掉污染块,防止侵入袋内大面积感染,最好在出菇前用多菌灵进行一次喷洒杀菌,或涂抹白石灰水杀菌。
    7.采菇后,菇根没有采净或带下大块培养料,喷水后,易滋生杂菌导致烂袋。
    8.养菌期,通风差,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高,影响菌丝发育,退菌引起坏袋。
    9.料袋配比不合理,拌料不均匀,添加物超量。  

    夏香菇出菇期坏袋现象九大原因分析

    1.注水超重,基料含水量过大,水压低,袋心闷水,造成菌...

    2021-08-03 08:41:18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