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田茂琳

    边银丙

    林程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香菇菌棒转色过程提前出菇的问题与措施

    发布时间:2021-06-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摘要:随着代料香菇产业技术的熟练和香菇市场对菇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栽培的品种也在不断更新变化,造成了香菇菌种引种紊乱现象。尤其是栽培大户没有进行实验栽培随意引进新品种,在栽培区域中经常出现速生类菌株的菌棒培养期间,发生转色前后的“白棒子出菇”现象,而使栽培者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下面介绍河南省香菇产区西峡县和灵宝市菇农处理此类问题的几种方法,供读者参考。
    1 香菇菌棒零星出菇的因素及品种选定研究
    香菇品种繁多,每一个菌株生物学特性都有不同成度(看不见的、必须经过生产验证和经验总结的)技术参数差别。例如代料菌棒培养时间长度的菌龄从55天到240天以上,其中分为早熟型55~80天、中晚熟型90~120天、晚熟型150~240天等,这些天数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环境、不同管理条件,会出现很大的时间差变化。
    例如2009年灵宝市引进标称70天的868菌株于9月下旬接种,到历年4月25开始大量出菇,菌龄长度由70天变为210天。与其“菌龄”密切相关的是“积温”,不同菌株的菌龄与积温的关系更加复杂,需要累计计算每一天可以适宜菌丝体生长的有效平均温度。例如,从接种到开始出菇的每一天平均温度累计总和中,低于菌丝体生长的温度5℃以下不累计和高于菌丝体正常生长的温度32℃以上不累计,只有适宜菌丝体生长的5~32℃以内的温度参与“积温”的积累计算。所以“菌龄”就成了“不确定”参考技术参数。在菌丝培养期间,遇到适宜形成子实体的温差刺激、刺孔震动、搬运摩擦等情况下,就会“自由出菇”。只有经过品种引进以后的3~5年反复试验,观察引进品种在本地生产过程中的适宜情况,采取季节时间与气温调整、栽培时间调整、管理条件和方法调整,固定推广栽培模式和管理方法,才能避免“自由出菇”现象。这就是每一个区域选定“当家品种”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例1:河南省“西峡模式”中,西峡9608春季栽培秋冬出菇的品种选择为例,有效避免春夏季节“自由出菇”的季节与气温时间差就是在菌棒培养和转色过程中:品种特性是转色之后加上后熟期才可以在12~16℃温度条件下出菇,而从发满菌、刺孔、转色、越夏全程,都不具备自由出菇的气温条件,只能等到立秋以后和冬季的塑料棚中具备整齐出菇的条件。这就是“西峡模式”与9608“当家品种”可以被长江以北地区“快速复制”,被全国各地引进推广的主要因素。
    9608菌株需要在15~25℃自然季节的3~6月气温条件配合养菌,又不需要菌丝体培养期间因为环境气温变化刺激而出菇,就需要从数百个菌株中的实验、栽培、选育、应用的反复确认,才能挑选出发菌和转色过程不会因为温度变化而自由出菇的“中温偏低型”低温菌株。如果温型偏高,例如808、938、212、CR02、925、868、908、087、L-26、33、66等品种的菌棒培养期间遇到16~22℃变温天气的出菇温差刺激(即出菇敏感温区),就会产生“零星出菇”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菌棒不能正常转色、越过夏天、严重脱水、污染杂菌、影响产量等不良后果、影响菌棒转色效果和出菇过程的管理质量,就会影响到秋冬季节正常出菇。
    例2:河南省“泌阳模式”中,河南省泌阳县的秋在品种选择立秋以后的25℃左右自然气温接种、发菌,9~10月气温低于20℃采取刺孔和室内保温养菌、转色,11月至历年3月的出菇温度依靠“人为增温”条件和催花育花措施完成生产周期。泌阳“秋栽”技术模式70%的生产程序都需要人为创造环境因素,所以能够在菌棒没有转色条件下完成菌棒培养和出菇全程。也是泌阳技术模式推广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
    例3,河南省“灵宝模式”中的夏季出菇品种,需要菌棒转色以后在16~25℃出菇条件出菇,选用中高温品种的栽培季节是9-12月的低温季节生产菌棒,菌丝培养只能在15~20℃低温季节培养到3-4月进入转色和“后熟培养”,随机进入夏季出菇季节。灵宝模式生产全程,巧妙利用自然气温条件和黄河古道中的杨树林下出菇环境,形成全国闻名的“夏菇”生产模式。
    2.香菇菌棒零星出菇的处理方法
    如果因为选择菌株不当或者培养菌棒过程产生自由出菇,就需要采取适宜措施,妥善处理零星出菇问题。我们针对规模产业引进不同温型的菌种实验期间,发生的“自由出菇”现象(见图1),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不同菌棒质量情况下发生的自由出菇问题,采取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
    2.1挤压限制生长法:少量出菇现象,可以采取割口挤压方法,用小刀在菇蕾顶部割开一个1公分左右的小口,或者利用平口螺丝刀(又叫平口起子直接)压挤菇蕾限制生长,让它通过顶部“刀口”自然干枯,不影响菌棒转色和越夏。
    2.2开口生长法:如果越夏期间60%以上菌棒出菇数量比较多的情况,就要采取出菇和转色兼容方法管理。就是在菇蕾边沿割开一个四分之三环形小口,让菇蕾从小口中自由生长出来,看到菇蕾成型提前采收,以免影响菌棒转色水分。
    2.3挤压自融干燥法:对于已经放大气的菌棒,发现生成菇蕾之时,随即采取螺丝刀手柄挤压菇蕾方法,把幼小菇蕾压死在栽培袋内,让菇蕾自融,由菌棒吸收自融菇蕾的水分而干枯。对于生长较大的菇蕾,仍然采取压死菇蕾,并在顶部开口1公分左右的小口释放水分,防止菇蕾自融生成绿霉菌,毁坏菌棒。随时检查自融菇蕾自融情况,如果发现自融菇蕾产生绿霉杂菌,要及时割开小口,刮掉緑霉杂菌,撒上石灰粉,待其自然干枯。
    2.4自由生长法:免割袋菌棒“割袋头”引起的自由出菇,采取菌棒上架管理方法,任其自由生长到采收。此类问题出现于中原以北地区的免割袋生产菌棒,进行越夏管理过程,完全套用福建省原创“免割袋花菇培育新技术”的免割袋教学片传授的菌棒越夏管理方法而形成自由出菇现象。其中主要因素是,福建省位于沿海地带,夏季气候湿润、气温高而温差小,不利于双层塑料栽培模式的散热和脱水抗御夏天高温;而中原以北地区处于半干旱、大温差区域,免割袋双层塑料袋通过“放大气”在菌棒周身刺孔60~80个直径8-10mm的排气孔,采取良好通风的管理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菌棒面临春季和夏季过渡时期的转色和脱水条件,所以不用割袋头就可以达到自由转色、脱水越夏的基本要求条件。如果割去袋头以后,遇到春夏交接的西北方向南下寒流刺激,就给菌棒裸露部位的塑料袋周边的菌丝提供了自由出菇的条件而产生子实体。 

    香菇菌棒转色过程提前出菇的问题与措施

    香菇菌棒转色过程提前出菇的问题与措施闫新发1,度国勇1...

    2017-09-06 13:56:18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