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良法”攻克平菇栽培技术难点
近日,河南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孔维丽主导的“平菇发酵料栽培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与应用”通过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科技评估统计中心评价,并完成成果登记。该成果不仅带动了产业效益,也让河南食用菌业的科研地位在国内外提升。
据了解,平菇目前在全世界广泛栽培,河南是全国平菇重点产区。这项技术主要是实现了良种与良法的配套,即“发酵料+开放点种”,找到了适合发酵料栽培的菌种,进而让菇农种植简便、收益更高,此外,开放点种无须锅炉燃煤,减少了碳排放。
“良种+良法”,平菇发酵料栽培技术找到了配套品种
“这么大的产业底子,不能让别人说了算。”孔维丽说。“科研人员是为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在做,不能太功利。如何帮助产业解决问题,这个出发点是首要的,要这样坚持下来。”孔维丽团队人员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评价:“首次揭示了技术原理,通过工艺改进,解决了菌袋发菌质量不稳的核心问题,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
从2010年开始,菇农常常反映,发酵料种平菇虽然技术简单但是菌袋污染率高很难控制。针对这个问题,科研人员予以关注,把研究焦点放在了菌种选择上。
“5年时间,种植了近千份种质,从中选育出两个适合的平菇品种,10年的反复实验论证,实现了平菇种植领域良种配良法。”孔维丽表示,为发酵料栽培找到了配套的品种,从“源头”把控了稳定性。
孔维丽介绍:“食用菌产业科研条件有限,那会儿实验仪器只有几台冰箱和培养箱,一台显微镜,育种资源短缺。团队从零起步,先收集资源,再手工种植,手工稀释分离,一代又一代筛选。”
此前,孔维丽所在的食用菌团队联合河南农大邱立友团队、新乡市农科院组建研发小组,从培养料发酵技术入手,仅此一项就研究了两年。
“玉米芯,到底直径多大才最合适?有些种植户的玉米芯是自己碾的,直径大了也会造成发酵不充分;原料发酵,堆多高都行吗?”……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经过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最终,通过降低培养料的粒径,改进配方的碳氮比,调整翻堆工艺,提高发酵温度,延长高温维持时间,实现了零下10℃到40℃稳定发酵。发酵结束的培养料完全抑制了青霉、木霉等杂菌的生长,并且平菇接种后生长速度加快,产量提升,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专家论证,“提高出菇率、减少碳排放”
作为国内食用菌产业科研的高地,上海市农科院一直是业内的翘楚。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谭琦带队来省农科院交流时评价说:“这个成果非常接地气,解决了农民关注的技术难点。”
这项成果更重要的一点,是结合生产,简化了具体操作流程,菇农操作简单了,收益提高了。孔维丽的新成果采用微生物发酵方法制备平菇培养料,实现开放环境接种平菇菌种,减少高温灭菌锅炉燃煤消耗带来的空气污染。业内总结,发酵料技术实现了环保节能、设施简单、技术简化、优质高效。
提起河南的食用菌产业,业内专家深有感触。中国食用菌占世界食用菌种植总量的75%,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出口省,产业基础雄厚。2019年河南平菇产量11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可以说,河南的食用菌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一席之地。
产业大而不强,亟须加大科技支撑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金霞对这一课题非常重视,多次赶来郑州,参加论证会并提出建议。
当前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巨大的产能背后,科技投入的不足,也让发展后劲堪忧。上海市农科院一个食用菌所的高级职称科研人员相当于整个河南省食用菌产业高级科研人员数量。
资料显示,中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使用的品种一直由外国主导。每年河南省食用菌企业要向日本、欧美支付昂贵的品种使用费。国内的食用菌品种选育刚刚起步,选育的香菇、平菇品种市场占有率不足5%,这些都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资源握在手上,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没有自主的资源,就没有自主的品种。”孔维丽表示。
多年来,河南省的食用菌科研一直落后于生产,科研经费有限,品种、工艺落后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健康发展。当前正是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关键时期。技术支撑不到位,还会威胁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
随着食用菌产能的扩大,对不同功能的优良品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开展食用菌品种选育以及平菇工厂化、发酵料专用品种的后续研究。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