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秋栽香菇的冬季出菇模式,是塑料袋手工开口出菇(如河南省泌阳县小棚花菇培育)模式和菌棒脱袋立棒小拱棚覆盖塑料保湿促控转色(如福建秋栽冬季小拱棚出菇)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存在管理用工多、操作工艺复杂、环境要求苛刻、转色方式不能适用于当前的免割袋规模化白棒子出菇和出菇过程的冬季转色管理需要。笔者在湖南省邵阳市云新高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广的科技扶贫标准化秋栽香菇管理中,总结出一套简便管理技术,现将香菇第一潮出菇以后的冬季管理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从业者参考。
一、第一潮出菇后的养菌兼容转色管理
1.养菌期间温湿度管理:养菌兼容转色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气温和菇棚保湿条件,对于没有全部转色或者没有转色而出菇的菌棒,保持菌棒菇棚内的湿度在70~90%范围,以利于晴天棚内温度达到18~25℃情况下,采取雾化加湿或者人工喷雾器加湿喷雾辅助继续转色。其中,喷雾加湿的时间需要根据天气形势预报,提前三天增加湿度达到80~95%,促使菌丝表面复活。晴天每天喷雾保湿1~2次,阴湿天气晚上喷雾保湿一次。喷水大小,需要根据菌棒表面干燥状态适当调节。菌棒质量状态参考标准,是以手握菌棒感觉没有保水膜的部位表面有湿润、绵软感觉为适宜,如果手指感觉没有保水膜部位是干燥如同硬纸板感觉,说明过度干燥了,需要增加喷水量或适当增加喷水次数、延长喷雾时间。
晴朗天气,棚内温度达到15℃以上的中午或下午给菌棒表面重度喷雾一遍,达到菌棒表面有露水珠状态,为继续转色提供湿度条件。
低温天气,打开阳光照晒方向棚面,利用采光增加棚内温度。气温低于15℃以下,菇棚以关闭为主,每天中午开门通风半小时左右,低于5℃以下的超低温天气不用通风,保持自然温度养菌状态。
2.冬季养菌期间的菌棒水分管理:出菇和养菌期间的菌棒失水程度在2斤以上(16.2×58栽培袋重量由4.5±0.3斤下降到2斤左右)是正常状态,菌棒表面没有出现干燥状态,不需要补水或者注水。尤其是没有转色菌棒或者第一潮出菇数量较多的菌棒比较松软,需要10~20天较长时间的休养和自然收缩,等待大部分菌棒达到催菇的条件,再给予适当补充水分或者营养液、采光增温、拉大温差、继续出菇。第二潮出菇的时间根据菌柄窝内80%以上出现褐色的时候,进行适当补水催菇。
二、补水催菇兼容转色管理
1.出菇以后的自由出菇和菌棒失水与补水方法:根据2018年冬季至2019年3月份本地冬季养菌管理经验,养菌10~15天过程,可能出现自由出菇情况,此时的菌棒可以少量补水大约补水1斤左右,16.2×58㎝菌棒最大重量不宜超过4斤。补水选用具有自动开关的注水针(即:插入菌棒开始出水,拔出停止出水的注水针)。每一条水管配置的五根注水针,可以根据供水管路压力大小,以每个菌棒补水达到要求重量为参考,封闭1~2根不用,只用3根或4根,给菌棒循环补水,防止因为操作速度慢,注水过量使菌棒腐软或分解。如果使用机械注水机,同样是根据菌棒补水数量,由少到多调节准确的注水时间,保障补水数量宁少勿多。需要注水催菇的菇棚,当天注水结束,有利于整齐出菇和同期排湿蹲菇、催花的同步管理。
2.催菇兼容转色管理的自由出菇和催菇管理方法:第一潮出菇以后,没有转色结束的香菇菌棒,出菇以后养菌期间,还会因为菌棒内部原有水分,以及养菌兼容转色管理方法的半湿润条件陆续自由出菇。在2018年的新邵县严塘镇黄家村菇场管理体验效果是:第一潮出菇后期的零星菇即将结束阶段,又有零星菇开始出菇。当看到有大量出菇情况的时候,就是开始补水或者补充营养液的最佳时间,因为补水数量低于菌棒原来的重量,菌棒质量状态良好,适宜温度就会出菇。
补水以后,进入自由出菇过程,因为第一潮出菇没有完全结束,又开始自由出菇的补水催菇管理,仍然需要采取“拉大温差、保持湿度、培养菇蕾”的精细管理方法促使出菇整齐。
3.冬季养菌期间结合转色管理的温度和湿度要求:从元月到3月之间,几乎没有间断出菇的情况。都是因为低温季节养菌兼容转色、出菇兼容转色、催菇兼容转色的管理条件,经常受到温差刺激产生不间断自由出菇。按照上述方法管理,等到经过2~3月份的自然气温达到自然转色温度,菌棒转色基本完成,气温升高,釆菇时间明显缩短,才能进入传统香菇菌棒管理“催菇—菇蕾培育—釆菇—养菌—催菇”模式。
三、疏蕾与釆菇期管理
1.加大疏蕾育蕾管理,提高出菇品质:深冬季节气温过低,出菇数量减少,菇市行情价格上升,提高出菇数量和出菇质量是提升产出效益的关键季节,因此需要加强出菇质量管理,严密监视出菇情况,对出菇过密的个别菌棒进行疏蕾处理,是提升单个品质的关键措施,剔除所有畸形菇和密集菇蕾,为每一个子实体提供营养成分和菇盖生长小环境空间,提高培育优良品质。
2.根据菇质色泽管理,调控湿度管理:出菇期的湿度管理是关系出菇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随着消费市场对鲜品香菇需求质量的提升,菇质色泽的灰白色、茶褐色、深褐色的市场价位明显拉大,对鲜品香菇的出菇湿度管理技术水平要求同步提升,出菇期间需要根据催菇期、幼菇期、釆菇期的菇质色泽及其湿度管理潜在因素,进行预测性湿度调控。例如要求菇质色泽灰白色质量环境湿度与自然空气湿度、菌棒内部水分含量、菇棚内的环境湿度调控,需要灵活把握,超前予以调控。其中的基本概念是深褐色停止加湿,茶褐色适时少量加湿,灰白色适时适量加湿。其加湿数量需要根据加湿方法、加湿时间、内外因素影响适量调控。
四、冬季菇棚温度调控管理
秋栽香菇冬春季节菇棚管理以采暖保温为主。秋栽香菇菌棒的冬季转色是保障菌棒进入春夏季节达到继续出菇的质量保障。因此,深冬季节气温过低的情况下,需要关注天气形势变化,借助暖流天气促使继续转色,让没有完全达到转色质量的菌棒继续转色,是没有转色结束的管理重点目标之一,让菌棒连续出菇或者是白棒子出菇,都是邵阳地区秋栽香菇菌棒冬季管理的常态化状态。<br>
12月下旬气温大幅度下降,邵阳地区深冬季节历史平均气温范围零下2~15℃之间,以3~12℃为主的自然气温,不利于秋栽香菇菌棒的出菇和转色管理要求,需要利用晴天采光增温、调控湿度的综合措施,间接性促使菌棒继续转色和连续出菇。
其中,连续出菇的现象是因为冬季采光增温条件下的偏高湿度、较大温差形成了对越冬菌棒培养过程,处于适宜出菇的湿润、半湿润、大温差出菇条件,在养菌、补水催蕾、菇蕾培育的持续管理时间,让菌棒具备随时都可以出菇的内部营养和外部环境因素,形成了不间断出菇条件。
五、综述
1.防止霉菌污染:没有转色的菌棒容易出现霉菌污染。越冬菌棒兼顾出菇和转色是为防止高温季节“白棒子出菇”产生霉菌污染,实现春夏季节正常出菇,创造传统出菇模式的菌棒质量促控管理条件。需要注意菇棚内的温度持续处于高湿度和偏高温度,或者进入2~3月份气温高于20℃以上,高温高湿菌棒滋生杂菌因素的通风管理和杂菌及时防控。发现霉菌污染因素,立即采用300倍克霉灵给予持续控制。
2.秋栽香菇出菇潮次与时间长度:秋栽香菇菌棒培养状态与春栽、夏栽香菇菌棒出菇最大不同特点,⑴是菌棒没有完全转色甚至是白色菌棒出菇,菌棒的坚实程度处于柔软不牢固状态,需要采取出菇兼容转色、养菌兼容转色管理技术要求持续时间长达2~3个月之久,第一潮菇出菇与第二潮两个时段从11月下旬开始出菇,到12月下旬第一潮出菇结束的养菌期间,连接到元月份第二潮出菇,再接续到第三潮菇的出菇时间规律是:低温季节30~40天,适温季节30天左右,预计出菇时间持续到5月底或6月份,出菇潮次为5~6潮菇。其中的出菇、养菌、催菇、采收过程时间几乎没有明显间断性。
3.强化湿度管理意识是确保菌棒质量和产量的重点:秋栽香菇菌棒越冬管理的水分和湿度管理贯穿冬春季节全程,必须提高对菌棒水分和湿度调控管理的严密监控意识。
4.强化湿度管理意识是确保菌棒质量和产量的重点:秋栽香菇菌棒越冬管理的水分和湿度管理贯穿冬春季节全程,必须提高对菌棒水分和湿度调控管理的严密监控意识,才能达到越冬菌棒连续出菇及其转色理想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