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又名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是一种色泽艳丽,肉质嫩滑的优质珍稀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大球盖菇是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不仅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经常食用大球盖菇,可以增强人体机能,抑制疾病的发生。大球盖菇冬闲田轻简栽培技术,以纯稻草为栽培料,采用生料栽培方式,接种后直接覆土灌水,省去了稻草浸水预处理等繁杂工作,便于推广。此外该技术有效利用了农田、稻草秸秆,加快了秸秆无害化还田与再利用,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环境,一举多得。
一、场地选择
要求田块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田块选择一季水稻冬闲田,便于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农事,提高复耕率,增加收益。栽培大球盖菇之前,将稻田的水排干,翻耕整地。
二、季节安排
大球盖菇冬闲田播种时间应安排在10月初~11中旬,确保12月~翌年3月出菇。在此期间,越早播种越好,出菇品质好,商品性佳,便于鲜销;太晚则会影响出菇时间,12月以后气温过低不利于菌丝吃料从而出菇时间延后,翌年4月以后,随着气温升高,光照太强不利于出菇,长出的子实体个体小、菌柄长而菌盖小,脆而易碎、品质降低,将严重影响栽培效益。
三、栽培管理技术
(一)原料准备
稻草栽培大球盖菇,可以不添加辅料。选择清洁、新鲜、干燥的稻草,用量45t/hm2。据测算,每栽培1hm2可消化8~10hm2水稻秸秆。除稻草外,如有条件可添加谷壳、木屑等增加培养料营养,提高大球盖菇产量。
(二)挖排水沟
田块四周挖宽30cm、深20~30cm的排水沟,如果田块面积大,还要挖纵沟和横沟(畦长一般控制在15~20m),便于排灌水。
(三)铺料建畦
将干稻草整齐的在田地铺成畦,畦宽60~70cm,畦长则依田地情况而定。畦与畦之间留出60~70cm宽的操作走道,由于后期须灌水浸草,因此要求各畦铺稻草厚度尽量一致。
(四)播种覆土
播种时将菌种掰成2~3cm见方的菌种块,按每隔5~8cm均匀排播于铺好的稻草上即可。每667㎡约需菌种400袋(13cm×26cm)。如播种较晚,土温降低,需适当加大用种量,以利于早出菇。
播种后立即将畦沟的表土挖松覆于畦面,覆土厚度为2~4cm。覆土后在畦面铺一层2~3cm厚的稻草,以看不到土为宜,发菌阶段起到保温、保湿和出菇阶段幼蕾防晒作用。
(五)灌水
堵住场地排水口,引水进入栽培田块。水的高度以淹没畦面为宜,浸水2h后排干水。灌水、排水均应尽量快速,避免因培养料上、下层浸水时间不同而造成料含水量差异太大。
(六)发菌管理
在培养料适宜的情况下,菌丝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是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播种后料温在10~30℃菌丝均可正常生长,因此在正常栽培季节播种,菌丝均可正常生长;培养料含水量是菌丝生长阶段管理的重点。播种一周后,要检查稻草含水量。具体方法是,抽出畦中几根稻草,左右手各持一端,向相反方向拧草,若稻草有水珠滴下,表明含水量适中,若无水珠滴下,则表明培养料偏干。若培养料偏干,应再次灌水、浸水2h。在菌丝未吃透培养料前,遇到持续雨天应及时做好排水,防止沟内积水;否则稻草极易吸水过量,导致菌丝无法吃料,最终影响大球盖菇产量。
(七)出菇管理
气温正常,播种后45d菌丝即可长满培养料,并向覆土蔓延。当菌丝露出覆土,畦面土块间有白色原基出现时,可根据土壤表面湿度确定是否需要补水,表土干燥会抑制出菇,有条件可以表土喷水;也可往畦沟内灌水,当水面高度接近畦面覆土时,及时将畦沟的水排尽,以防基质含水量过高影响出菇。
(八)病虫害防治
大球盖菇抗性强,病虫害少;根据笔者栽培的实践及推广的情况来看,尚未发生严重危害大球盖菇生长的病害。在新田块栽培大球盖菇,很少发现病害,但在出菇前后,偶尔也会见到一些杂菌,如鬼伞等竞争性杂菌。主要害虫为蛞蝓,3月初随气温回暖,多雨高湿,在靠排水沟一侧容易出现蛞蝓;此外要注意田鼠为害菇床。
1.杂菌防治,鬼伞等杂菌常在菌丝生长不良的菌床上或用了质量差的稻草作培养料时发生。栽培大球盖菇稻草要求新鲜干燥,使用前在烈日下暴晒2~3d,可有效杀灭鬼伞及其他杂菌孢子。在菌床上发现鬼伞子实体,应及时拔除。
2.虫害防治蛞蝓喜生在阴暗潮湿环境中,因而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冬闲田。对蛞蝓的防治:可利用其晴伏雨出的规律,进行人工捕杀,也可在场地四周喷10%的食盐水来驱赶,并结合菇床周围撒四聚乙醛诱杀。老鼠常会在料堆做窝,破坏菌床,伤害菌丝及菇蕾,可采取诱杀的办法。
四、采收
当大球盖菇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盖内卷不开伞,菌膜欲破而尚未破裂时为最佳采收时机,菌褶转变成暗紫灰色或黑褐色,菌盖平展时才采收子实体品质低。出菇期间应注意观察畦面,将稻草拱起处拨开,检查该处子实体的成熟程度,做到适时采收。采收时注意不要伤及周边幼菇,采收后随手整平畦面表土并铺好稻草。每667㎡可产鲜菇1500kg以上,采下的菇及时切除带泥菇脚即可上市鲜销或杀青盐渍处理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