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鸡枞菌系土生木腐菌,栽培中因为需要覆土栽培,就很容易受土壤病虫害的侵扰,影响着黑皮鸡枞的正常生长、产量与质量。在黑皮鸡枞的栽培中,黏菌常常危害菇床,毁坏培养料,造成床面不能出菇和培养料腐烂变质。本文重点解说一下黑皮鸡枞菇床上黏菌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黏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以阴暗潮湿的地方比较常见。其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潮湿环境,在树林中的枯枝落叶或死亡的树桩上较多见,它是食用菌生产上的重要的竞争性杂菌。黏菌生存的环境与菇床环境接近,因此,在高温高湿季节的菇床上,常出现黏菌侵染培养基和菇体的症状。当温度在26-37℃之间菇房湿度达80%以上、覆土面大量积水的情况下,黏菌生长迅速并很快形成孢子。孢子可随水、空气和昆虫等传播,进行再次侵染危害。老菇房和出菇期比较长的品种较易发生黏菌危害。
黏菌主要是污染培养料,与食用菌菌丝争夺空间和营养,还可以围食食用菌的菌丝和孢子而造成菇床或菌袋不能出菇和培养料腐烂变质。它常在菇床、菌筒、及椴木上发生,菇床上黏菌的种类较多,有的生长在菇床的覆土表面,白色、平贴,呈扇状向四周扩展而且发展迅速;有的则在培养料的表面长出丝状黑色或白色长毛。
黏菌的病原菌为绒孢菌,黑皮鸡枞菌培养料被黏菌侵染后,料面会出现胶黏性、半流动性变形体,扇面形,多分枝、脉络状,呈鲜黄色。黏菌还会覆盖子实体,随之腐烂,有腥臭味。
黏菌主要生长在黑皮鸡枞菌菇床料面、菌袋表面,经常是当时没有任何异常,结果第二天就发现在子实体的表面长出一大团的原生质团,而且该原生质团能慢慢移动,有的原生质团还可以移动到菇床床架、覆盖的塑料薄膜等上面。如环境阴湿,其发展较快,并逐渐连片,甚至覆盖整个黑皮鸡枞菌菇床表面。菇床受害,造成不出菇;菌筒受害,造成烂筒;由于黑皮鸡枞菌子实体受害,易于腐烂,从而失去商品价值。
黑皮鸡枞菇床一旦发生黏菌危害,发病部位下面的培养料变潮湿腐解,蘑菇菌丝生长受抑制或逐渐消失;子实体生长期发病,可使子实体菌柄基部软腐,覆土板结,不再出菇。黏菌在菇床上的表现为:当发生在菇床培养料或覆土表面时,初期为黏菌的营养体生长扩展阶段,床面出现白色、黄白色、鲜黄色或土灰色等不同颜色的菌落,其菌落没有菌丝,是一层黏稠状的液体,向一方或四周扩展。扩展的前沿多呈扇状或羽毛状,边缘清晰,其下面的培养料变潮湿并逐渐腐烂,黑皮鸡枞菌丝生长受抑制或逐渐消失。如在覆土后发生,覆土层会变得潮湿而板结,不出菇或长出的蘑菇菌柄基部常呈水渍状软腐。后期则在发病部位形成子实体,不同种类的黏菌形成的子实体形态、颜色及大小不同。
防治方法
①床栽食用菌的培养料要通过高温堆制和二次发酵;
②控制湿度,防止菌袋表面长期处于水渍状态,可有效控制黏菌生长;
③用药剂拌料。培养料拌料时,添加“菇老爷”牌“菇博士急救120”拌料,每袋“菇博士”拌干料2000公斤,对黏菌、鬼伞、黄曲霉等顽固的的防效显著;
④覆土用“菇老爷”牌“菌地三绝”喷洒进行杀菌、杀虫处理,以杀死培养料和覆土中的黏菌以及虫卵,每罐菌地三绝兑水50公斤可以喷洒2立方米的覆土,喷洒药液后翻堆均匀,然后用塑料薄膜捂盖24小时;
⑤装袋前对菇房周围环境、场地喷洒“索霉特”进行消毒处理,每瓶索霉特兑水50公斤喷洒,间隔2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次即可;
⑥控制适宜的含水量,防止菌袋表面长期处于水湿状态,并保持适当的通风透光条件,可有效控制黏菌生长;
⑦床面发生黏菌浸染后,用“索霉特”每瓶兑水2喷雾器(80斤左右),直接喷洒在杂菌上,每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全部杀灭黏菌(喷洒药液时直接喷洒在杂菌,没有发生黏菌的地方不用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