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菌种稳定决定产业兴旺
金针菇工厂化稳定生产离不开优质菌种,可以说,菌种的选育至关重要。如何实现菌种稳定?笔者认为:1.在引进菌种上供货渠道要可靠、正规;2.选育菌种要进行组分和杂交;3.保证菌种种性稳定的保障要做到A.菌种保存技术:斜面低温冷藏、石蜡低温冷藏、无菌水冷藏、液氮超低温冷藏;B.控制好继代次数,是减少菌株退化的关键;c.菌种操作及人员需要稳定。
菌种只有相对的稳定,长期扩繁,无性繁殖,走向退化是必然趋势,只有不断的更新、筛选出新的菌种,才能长期稳定。我们知道,选育菌种的难度很大,是个公认的话题,方法就是“课本书的基础理论+工匠精神”,目前业内已经有些金针菇工厂自行选育菌种。
二、原料稳定决定单产高低、质量优劣
金针菇属于真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菇体的所有养分均来自有机体,简单的来讲,就是把原料变成菇。金针菇在生育期间需要光,但不是用来制造有机物,主要是刺激原基形成和促进菇帽分化。
金针菇生产主料主要是玉米芯、米糠,这两种基料的稳定对金针菇的单产及品质波动影响最大。为此,应建立原料使用追溯体系,在实践中要不断地完善原料验收方法、验收标准,从源头提升原料的稳定性。
三、工艺改进循序渐进,坚持科学决策
一个成熟的金针菇工厂,在技术改进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实验的原则,没有得到预期目标之前,不要轻易改变工艺。工厂化生产讲求的是标准化:改的越多,就乱的越多,反而会导致找不到问题点,最后导致大的波动。前道菌种生产工艺、生产配方、灭菌工艺、培养工艺调整尤其要谨慎对待。
金针菇生产配方对单产影响很大,高产的配方菇根容易收缩,菇根白度会下降,品相会差,单产与品质两者要完全兼顾有难度。
培养基水分、PH、装瓶上紧下松等理化性质,是影响满瓶的主要因素,严重的不满瓶,瓶底一圈未白,对单产影响较大。
接种量不是越多越好,过多会导致瓶底沉水。
培养内循环顺畅,温度均匀一致,对发菌质量影响很大,不要一味追求增大产能,而增加培养密度。
瓶重、筐重、水分偏差是个范围,越小越好,这些取决于设备和原料,在这些控制指标方面,不能追求完美,过犹不及,往往会因点失面。
污染与病害控制:做好环境卫生,按规范消毒,预防第一。
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减少变量因素的发生
技术改善:
一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二是针对问题分析成因,用发散思维逐一排除;
三是一定要有重复,小试检验是否可行,中试检验有无看不到的风险点,生产推广主要跟踪效果。
四、稳定的调控思路决定产品质量稳定
生育调控的核心目标:做市场需要的菇,进而实现其价值。而根硬、根白、帽厚实、耐放、食用损耗少,是现阶段市场对金针菇质量的要求,唯有满足客户需求才能生存。
由于菌种不同、配方不同、设施设备不同、工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调控方法会有较大的差异,生搬硬套调控参数不会有一样的结果,甚至会更差,调控一定要因地制宜。这其中看菇调控,达到每个时期所需的状态,是调控的核心。同一个工厂,设施设备统一的情况下,前道稳定,统一的调控思路对品质稳定有利。前道变化时,调控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不同菌株、不同生产配方、原料出现异常、前道设备故障导致工艺出现偏差时,调控一定要注意随之而做出适当的调整,进而通过调控手段,减少菇的质量偏差。这类情况发生时,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员来调控。
调控对菇的质量稳定是最主要的,但不是全部。一个工厂的菇质量要长期稳定,需要依靠综合措施来解决,单一的调控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一个工厂菇的调控难度比较大,菇的状态很难达到预想的状态,则问题不在于调控。在菌种、工艺、设备稳定的情况下,调控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运行,技术员根据菇的状态做微调,是未来调控发展的一个方向,也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引起的偏差。
五、设备稳定为工厂化生产保驾护航
食用菌之所以能实现工厂化,主要依赖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线设备和温、湿、气、光等环境因子的智能化控制。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设备的稳定可为工厂化生产保驾护航,但在生产中常常会因为设备出故障而影响生产,一般有以下几个因设备引起的问题:1.如搅拌、装瓶等设备频发,会延长生产时间,导致培养基酸败变质,影响菌丝吸收利用;2.培养室温度长时间偏高,若叠加CO2偏高,会导致烧菌,轻则单产下降,重则不发芽,颗粒不收;3.生育室加湿配备若不足,芽期湿度无法满足,会导致芽的活力差,芽生长过快,不好抑制,菇根硬度白度不够,耐放性下降。金针菇属于低温菇,对温度非常敏感,在气温高的时候,若温度达不到要求,菇的生长速度得不到控制,本来27天的生育周期变成了24天以内,菇体松软单产下滑,非常不耐储存。
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设备越顺畅,设备引起的工艺偏差就越小。金针菇工厂在设计规划时,要把满足工艺的需求放在首位,重要设施创新要慎重。
六、推进体系管理,建立稳定的制度保障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个复杂的过程,受菌种、原料、工艺、调控、设备、管理等六大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何一块缺失,菇都很难做好、很难稳定,依赖体系管理才能稳定。为此,金针菇工厂一定要有严格的条条框框,人人遵守。技术部门在制定工艺时,一定要结合实践,准确有效,便于操作,能够有效的实施。生产执行部门,要把工艺当“宪法”,不得随意改变。
质量管理人员要熟悉工艺要求,依据工艺标准,准确监督,对重点工艺环节用摄像头实时监督。<br>
设备检修与保养落实也是质量监督的一部分。设备维护人员应不放过生产过程任何一个问题点,要进行分析,减少漏洞。在纠偏捡漏的过程中,把制度定“死”,把工厂做“活”。最重要一点是,金针菇工厂要推行激励奖惩制定,发挥好员工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