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发布时间:2019-07-16
来源: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黄伞1号”是本所通过采集野生黄伞并人工驯化选育的优良品种。
一、“黄伞1号”品种特性
黄伞1号: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3~10厘米,初期半球形后渐平展;菌盖表面金黄色,有鳞片,中央较密。菌肉白色。菌褶浅黄色。菌柄长5~16厘米,粗1~2厘米,圆柱形,直生或近弯生。菌环淡黄色,生于菌柄上部,易脱落。菌丝在18~25℃之间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2~27℃,最佳培养温度为25℃。子实体出菇温度7~28℃,最适宜温度15~25℃。
二、“黄伞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菌种生产:
1、母种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2、原种培养基:棉籽壳40%、木屑40%、麦麸17%、石膏1%、磷肥1%、糖1%;
3、栽培种培养基:棉籽壳40%、木屑40%、麦麸17%、石膏1%、磷肥1%、糖1%。
(二)栽培季节:
“黄伞1号”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自然条件下,“黄伞1号”栽培季节在2~5月份和9月~12月份。
(三)栽培原料:
栽培“黄伞1号”所用原料较多,其中杂木屑、棉子壳为主料。麦麸的加入可以提高产量,当麦麸加入量达到10%~20%之间,子实体转化率差异不显著,但麦麸增加生产成本,所以选择15%麦麸加入量,作为生产中辅料加入量较为合适与经济。
(四)栽培方式:
熟料袋栽。一般采用15~17厘米×30~38厘米×0.04~0.05毫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或聚乙烯袋。
(五)栽培配方:
1、棉籽壳40%、木屑38%、麦麸15%、玉米粉4%、玉米芯1%、石膏1%、磷肥1%
2、棉籽壳70%、木屑13%、麦麸15%、石膏1%、磷肥1%
3、棉籽壳78%、麦麸20%、石膏1%、磷肥1%。
(六)配料装袋
按配方称量,棉籽壳、麦麸等先干拌匀,然后加入定量水将料拌湿。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在60~65%。
装袋时,用手将培养料装入袋内,边装边压实,料面压平压紧,料装满袋后套上套环。
(七)消毒灭菌
常压灭菌:将料袋放入灭菌仓内,当温度达到100℃时保持10小时以上,再焖6小时以上;
高压灭菌:将料袋放入灭菌仓内,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保持2小时以上。
(八)接种培养
接种在接种室(箱)内进行,接种室(箱)事先用气雾消毒盒密闭熏蒸30分钟以上。接种时用镊子把菌种块捣碎,均匀地撒在料面上,迅速盖上盖子。接种后立即将料袋移入培养室。培养室要求清洁通风,保持黑暗,空气相对湿度以60%左右为宜。5~7天后检查有无杂菌,当发现料袋内有绿色、黑色等不同颜色的为杂菌感染,应及时挑出来。
(九)出菇管理:
1、搔菌
当菌丝长到袋底,打开袋口,将培养料表面的一层厚菌膜和残存的老菌种去掉。
2、催蕾
将菌袋拉直袋口立放地面或层架并喷水,空间喷雾,将室内空间相对湿度增加到80%~85%,直至培养料表面出现菇蕾。
3、促长
此期间要抓好4项管理:
(1)温度:保持出菇房温度15~25℃,在此温度下,“黄伞1号”产量高且质量好。
(2)湿度:每天早晚向空间喷雾状水,在地面洒水来提高空气湿度,切勿向袋口菇体上直接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
(3)光照:出菇期间要进行微光诱导,微弱的光线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4)通风:催蕾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加大通风量;促长时适当减少通风量,以生长出优质的黄伞。
(十)采收:
当子实体长到7~8分成熟、菌膜未破裂、菌盖未展开时即可采收。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