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发布时间:2018-12-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以“羊肚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实施为例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谭爱华 李方桥
一、背景介绍
羊肚菌隶属羊肚菌科,羊肚菌属。其产品营养丰富,香味独特,食疗显著,是世界公认的珍稀食、药用菌,目前在国内外市场售价较高。由于野生资源十分有限,羊肚菌的少数种类已开展规模化人工种植,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羊肚菌自2013年在宜昌市五峰县试种成功以来,逐年扩大种植区域及面积,但产量极不稳定,甚至有大面积不出菇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为此,谭爱华、李方桥、余远国等老师结合宜昌市的自然环境因素、食用菌的产业发展形势及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先后申报了“五峰苏家河村羊肚菌种植技术研究”项目和“羊肚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旨在通过典型试验基地的建设及其试验研究,探索出羊肚菌高效栽培模式及栽培技术措施,引领基地周边的农户及乡村自愿主动发展,逐步使羊肚菌种植这一新型农业项目在宜昌地区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施过程
“羊肚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示范”是2017年度宜昌市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研究起止年限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项目实施过程如下:
1.根据项目研究方案,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合理布局试验地点。
2016年至2017年度,项目组在学校经费支持下,在学校精准扶贫村——五峰县长乐坪镇苏家河村指导23户农户试验种植羊肚菌35亩,农户获得不同程度的收入。同时在长阳县榔坪镇沙地村、秭归县郭家坝镇熊家岭村、枝江市问安镇同心桥村指导农户种植羊肚菌总面积45亩,相继取得成功。
图1 2016-2017年度羊肚菌种植试验基地布局情况
2017年至2018年度,在前期试验种植的基础上,项目组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项目试验研究方案,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土壤、水源、气候等自然资源和人力及经济条件,不断沟通试验合作方式,逐一落实试验基地及试验人员,逐一签定项目合作协议。试验基地根据研究计划在山区、平原不同区域;高、中、低不同海拔;稻菌轮作、菜菌轮作、光菌互补、果菌套种等不同模式下多点布局,旨在通过羊肚菌的试验示范种植带动当地羊肚菌产业的发展。最终,项目组落实羊肚菌种植试验基地11处,总面积185亩。
图2 2017-2018年度羊肚菌种植试验基地布局情况
2.慎重选择母种来源,大胆革新制种工艺,全程监控菌种质量。
慎重起见,项目组分别从四川、河南、湖北(武汉)引进6个母种来源,其中3个六妹品种,3个梯凌品种。为全面掌控菌种生产过程和质量,项目组选择在本地企业宜昌市裕禾菌业有限公司生产菌种。大胆尝试利用该公司的液体菌种和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设备设施及工艺,采用二级菌种液体发酵和三级菌种固体生产的方式制备羊肚菌栽培种。为避免运输过程中菌种发热导致质量下降,项目组直接将瓶装菌种运送到田间地头,并发明了一种便携式菌种挖瓶器来提高菌种挖取和揉碎的工作效率。
图3 羊肚菌栽培品种试验结果
3.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方案,巡回指导确保项目落实。
根据各个试验基地的土地、水源、气候等自然条件、生产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因素,结合项目研究计划,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方案。
(1)结合前茬作物的收获时间及当地的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确定羊肚菌播种时间。
(2)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羊肚菌的品种比较试验。
(3)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经济因素选择多种搭棚方式。比如:在高海拔贫困地区,利用当地竹木搭建拱棚、尖形棚。实践证明,由项目组创新设计的尖形棚,不仅就地取材、成本低廉,而且搭棚简单、管理方便,可抗大风大雪,建议在贫困山区推广应用。在高山蔬菜产区,利用冬季闲置的蔬菜钢架大棚种植羊肚菌,实行菌菜轮作,一棚两用,成本降低。在光伏发电区,利用光伏板遮荫,只需在露天部分和四周拉好遮阳网,减少搭棚立柱和遮阳网用量,成本降低。在低海拔地区,则根据当地资源情况选择简易平棚、简易拱棚或现有的蔬菜钢架大棚。
图4 可抗风雪的低成本栽培大棚(创新设计)
图5 光伏板下种植羊肚菌
(4)根据当地水源情况,确定用水方式及喷灌设施。如:水田采用沟灌方式,旱田采用微喷或喷带方式。
(5)根据种植户文化素质采取集中技术培训、田间示范操作、分别巡回指导、电话微信沟通交流等多种方式确保技术管理到位。
图6 技术培训
图7 技术指导
(6)分发干湿温度计、地温计、技术资料(自编)及羊肚菌种植情况记载表,要求种植户及时填写各项内容,确保试验数据真实可靠。
4.加强产品宣传,促进大众消费,指导产品加工,协助产品销售。
种植者通过快递、微信及各种媒体宣传羊肚菌的食用价值和烹饪方法,鼓励种植者通过快递、配送、批发、田间采摘等形式让市民享用新鲜美味的羊肚菌,在增强广大民众对羊肚菌的认知度、美誉度的同时,增加种植者的经济效益(鲜菇200~240元/公斤)。指导偏远地区农民及种植大户通过烘干、晒干等方式干制羊肚菌,并协助种植者进行产品销售(干菇1000~1500元/公斤)。
2. 统计试验数据,分析产品质量,总结经验教训。
试验结束,及时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及时检测分析产品质量。项目组将在五峰县苏家河村种植的羊肚菌鲜品送往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进行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含量检测,结果显示,羊肚菌产品符合绿色食品(食用菌)国家质量安全标准(NY/T 749-2012)的规定,属于绿色食品。
回顾项目研究过程,项目组认为:第一,羊肚菌种源质量至关重要,菌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羊肚菌种植的成败。今后,一定要更加慎重选育母种,不断研究完善菌种扩繁工艺,确保菌种质量。比如,提前做出菇试验验证种性等等。第二,涉及到5个县市、9个乡镇、11个行政村的多点布局的种植试验,虽然给项目组成员试验研究、观察记载、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等方面带来诸多时间及交通上的不便利,同时也因自然灾害(大雪压垮大棚等)、菌种适应性、管理粗放等因素造成各个基地在产量及经济效益方面有较大差异,但从种植试验的最终结果来看,这种试验示范的效果还是十分显著的。
三、特色创新
1. 本项目在多个试验基地(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模式)种植成功,让基地种植者及周边农户清楚了羊肚菌的种植过程,学会了种植管理及采收加工技术,了解了羊肚菌的经济、食用价值及市场行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羊肚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尝试采用二级菌种液体发酵和三级菌种固体生产的工艺制备羊肚菌栽培种,使菌种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时间短,污染少,成本低)。同时发明了一种便携式菌种挖瓶器来提高菌种挖取和揉碎的工作效率。
3.试验探索并总结形成了几种适宜宜昌地区发展及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如:水稻-羊肚菌轮作模式、蔬菜-羊肚菌轮作模式、玉米等旱地作物-羊肚菌轮作模式、弥猴桃-羊肚菌套种模式以及光伏发电-羊肚菌互补模式。这几种栽培模式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可以使羊肚菌与粮食、蔬菜、果树、光能发电互补增效。
图8 光菌互补栽培模式
4.创新设计了一种适合在宜昌山区尤其是贫困山区推广使用的尖形羊肚菌栽培大棚。这种尖形大棚相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平棚和拱棚,更能抗风雪雨等自然灾害,而且就地取材(竹、木),成本低廉,搭建简单,操作管理方便。
四、取得成效
项目实施两年中,建立羊肚菌试验示范栽培基地17个,栽培面积260亩,技术培训9场次,参训人员300多人次,全程参与种植管理的技术人员80多人。羊肚菌栽培平均亩产量100公斤以上,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个。
图9 羊肚菌栽培效果
图10 羊肚菌干品
五、下一步展望
项目组将巩固已有研究成果,加大羊肚菌栽培示范及推广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羊肚菌菌种繁育及优质高产稳产技术研究,为羊肚菌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