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发布时间:2018-11-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黑木耳栽培中有句话“一黑遮百丑”。这说明了颜色对于黑木耳的重要性。但是在黑木耳生产中,经常会遇到黑木耳耳片泛黄、耳片薄的现象,严重时会影响到黑木耳的品质、卖相和产量。
黑木耳颜色之所以会是黑色,其主要原因就是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黑色素。也就是说黑色素是使其变黑的重要因素。黑木耳耳片颜色黑的程度取决于黑木耳在生长中产生黑色素的多少。如产生的黑色素多,耳片就黑。产生的少,耳片就会泛黄。
当然,也有的黑木耳菌种会产生白色变异,目前有关食用菌育种专家正在培育黑木耳中的白木耳品种,但那只是个例。
那么在黑木耳生产栽培中,造成耳片黄,耳片薄的其他原因还有哪些呢?
一是菌种。选用的菌种不当,菌种本身颜色泛黄,或没有经过复壮,种性退化,而产生了耳片黄,薄的现象。
二是培养基配比:配比不合理,碳氮比失调或选用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营养不合理,达不到预定标准,含有芳香性的松树锯末子。
三是培养基含水量。含水量小,达不到60%,培养基偏干,菌丝生理性缺水,菌袋内营养不能很好利用所致。
四是温度。菌袋开口时,温度低于8℃,伤口愈合慢;出耳期温度超过了25℃,子实体生长加快,干物质积累少,出现耳片薄而变黄;菌袋储存时受冻,零下的温度影响到了培养基中络氨酸酶的酶活性,加之菌袋内含有水分过大时冻储极易产生黄耳;菌袋内温度过高受热也产生黄耳。
五是光照。由于草帘或遮阴物太厚,出耳时没有散射光透进耳床,子实体因见光少,黑色素沉积少,出现耳片薄,耳片黄的现象。光照越强黑木耳产生黑色素就会越多,所以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人为调整光照,尽量加大光照的时间和强度,比如大棚吊袋栽培中在采摘前去掉遮阴网让阳光晒袋几天再进行采摘。在管理上经常晒袋也是有这方面的目的。
六是菌种制作时间过长,菌袋内氮素等营养成分消耗多,流失大。
七是菌袋挂袋时的两袋间距。如间距较近,也会出现一面黄一面黑,一面颜色淡,一面颜色深的现象。
八是子实体生长速度。生长速度慢,黑色素积累的数量就越多,黑木耳的颜色就会越黑,所以秋耳长速慢颜色较黑。
九是遇有高温多雨天气。高温多雨时黑木耳子实体生长过快会引起黑色素的积聚跟不上耳片的生长速度。同时阴雨天气自然光照比较少,黑色素形成的数量也就少。
因此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就能够及时克服耳片黄,耳片薄的现象。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