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闫宝松

    林平光

    骈跃斌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单片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07-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黑木耳栽培需要经历菌种选择、三级菌制作、划扣、催芽浇水、采收晾晒等步骤,单片木耳与传统黑木耳在步骤上存在着不同。单片木耳栽培技术要点是:选择木耳品质好的优良菌种,克服袋料分离,孔数孔径适宜,严格保湿形成单片,及时采收晾晒以提高木耳品质。
    一、菌种选择
      应选择片状、黑厚、圆边、碗型、少筋、耐高温高湿且出耳较快的优良菌种。
    二、菌袋选择
      应选用材质良好、长期收缩贴袋、较薄且拉伸力强的优质塑料袋,这种菌袋与菌丝亲合力好,不易产生袋料分离。
    三、三级菌制作
      宜用防爆袋装袋机装袋,菌料上下松紧一致。采用免颈圈或菌棒制菌法制菌。免颈圈法:装袋时,在菌袋中间打孔,将料上面的塑料袋顶入中间的孔中,然后用棉塞将孔堵严。菌棒法:在菌袋中间打孔,将料上面的塑料袋顶入中间的孔中,然后将菌棒插入中间的孔中,倒置筐中灭菌。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种接入孔中,免颈圈法采用棉花堵住孔口,菌棒法用菌种堵孔口,长菌棒接种后也要用消毒的棉花将孔口堵严。选用立式装袋机,要采用窝口机封口提高菌袋标准。
    四、立式养菌
      最好采用立式摆放养菌可以有效防止菌袋变形,以免造成袋料分离,影响机械划口质量。
    五、刺孔方法
    1、孔径、孔型。用直径0.4-0.6cm的钢钉刺孔,产出的木耳无根,耳型好,采摘省工;用直径0.4-0.6cm的“/”型打孔器刺孔,出耳快、耳型好;用直径0.6-1cm的三棱锥打孔器,产出的木耳根部略大需要撕片。
    2、孔数。规格为16.5×33cm的菌袋装料高度为18-20cm,每袋刺孔100-140个为宜,孔径大、孔数少,孔径小则孔数多。
    六、管理方法
    1、催芽管理。催芽阶段应坚持“保湿为主、通风为辅、湿长干短、后期增湿”的原则进行。采取室内催芽时温度控制在20℃以下防止伤热;可采取向地面洒水或用电饭锅、加湿器等措施增加湿度。采取室外催芽时应在划口后集中催芽,袋间距3—4㎝,盖上塑料、草帘;如遇高温天气(24℃以上)应浇水降温;通风不能太勤,时间不能过长,每次通风20—30分钟为宜,防止菌丝干燥影响出耳,以早晨通一次风为宜;水分不够要及时补水,以用手触摸菌袋能够感觉到菌袋上有水珠,但不往下滴为最适宜湿度;木耳长到1㎝左右时应撤去塑料,盖草帘浇水保湿早晚通风。
    2、分床管理。分床不宜过早,过早木耳易长成丛状;待耳芽出齐并长至2cm后分床,分床时菌袋间距10cm即可。
    3、浇水管理。一看天气浇水:睛天温度适宜可适当多浇水,阴雨天可少浇或不浇。二看温度浇水:气温低时早晚不浇水;温度低于26℃时应在白天间歇性连续浇水,在高温期(中午时)一定要浇水,待下午3—4点停止浇水提高地面温度,使木耳晚上生长。原因是早晚温度低、木耳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白天温度高耳片干、耳根不干、适宜木耳生长,如果早晚浇水容易形成朵状菜。三看耳片浇水:停水后如果耳片很快变干显白应继续浇水,反之不用浇水。四看菌袋浇水:当菌袋水分较大时菌袋较重,应少浇或停止浇水。五要干湿交替:干可干2-3天,干的比较透,以耳根干为好;湿要把水浇足,细水勤浇,连浇2-4天,干湿交替,直到木耳生长结束。
    4、采摘晾晒。耳片至3cm左右时应及时采摘。采完一潮耳后耳基仍保存完好,可以继续进行浇水管理,一般15天左右即可采第二潮耳。第三潮耳立秋后浇水,耳片黑厚、品质更佳。晾晒时耳片不应重叠以免影响木耳外观质量。

    草菇袋栽“新技术”

    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其后又由华侨传到东南亚及...

    2025-02-14 09:52:02

    食用菌冬季栽培技术

    12月至来年2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也是食用菌生产最繁...

    2025-01-31 21:03:25

    食用菌“爆发出菇”技术要点

    所谓爆发出菇,指食用菌栽培时,通过人为调控条件,尽量...

    2025-01-17 09:57:52

    绣球菇栽培技术详解

    一、生物学特性;绣球菌子实体呈奶黄色,较大肉质,菌柄...

    2025-01-15 18:07:12

    草菇袋栽“新技术”

    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其后又由华侨传到东南亚及...

    2025-01-09 08:01:02

    羊肚菌出菇期 科学管理尤为重要 技术要点是...

    从羊肚菌针状原基形成到采收,一般需要20~25天。科学的...

    2025-01-03 11:58:30

    想要白灵菇高产,这5个种植技术要点一定要知道!

    白灵菇不仅是一种食用菌,并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非...

    2025-01-02 10:43:46

    鲍鱼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黑鲍菇,是从我国台湾引...

    2024-12-30 08:36:07

    利用玉米秸秆种植鸡腿菇的6个关键技术

    一、原料挑选;种植鸡腿菇所用的玉米秸秆,不是什么样的...

    2024-12-17 09:07:02

    香菇快速催蕾技术!效果好,就是麻烦!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的催菇方法,会使菌袋内的含水量...

    2024-12-11 08:15:01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