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发布时间:2018-06-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甘肃省陇西县引进实验反季节香菇,经过夏秋季节出菇,10月份以后气温迅速下降到15℃以下,简易菇棚不具备冬季出菇条件,更不能适应中高温香菇菌棒的正常出菇温度。加上当地秋季庄稼和药材产业处于秋末冬初的重要收获旺季,产生合作社的菇场用人出现矛盾而困难重重,只能让出菇3~4潮的香菇菌棒停止出菇管理,早早进入越冬状态。
因为香菇菌棒在前一年(2017年)的夏秋季节已经出菇3~4潮,又经过几个月的干燥冬季,菌棒严重脱水和变形,大部分都成了弯弓和月牙形状,失去继续出菇管理的质量状态。
除了喷淋增湿以外,没有其他的廉价管理方法,促使形如干柴的菌棒“复活”,进入出菇状态,并且菌棒严重收缩和变形,不能保障所有(或者是70%以上)菌棒都能达到出菇质量状态。所以只能采取连续出菇和零星出菇管理方法。
一、反季节香菇越冬菌棒的出菇管理程序:
(一)、3~4月利用5~15℃低温喷淋雾化增湿“复活”菌棒:喷淋补水时间约10~15天为一个循环周期。
(二)、菇架整理:下层菌棒上移1~2层,变形棚架需要整理。喷淋不到位的缺水菌棒需要人工喷雾补水。
(三)、催菇准备:连续喷雾增湿,促使菌棒表面和整体软化,可以进入催菇程序。
(四)、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参考2345天气王的半月天气预报),在4~5月开始温差催菇:高度保湿,连续喷淋6~8天,保持棚内湿度70~90%(需要连续喷淋才能)培育“零星菇”菇蕾出现。因为菌棒质量差别很大,不能保证整齐出菇。
(五)、排湿敦菇:提高菇蕾品质。出菇以后,按照香菇品质需要,适当调节湿度管理70%~85%。因为过度干燥,很容易导致菌棒失去再次出菇的条件。
(六)、采收:分级、加工、储藏。
(七)、养菌:促使菌棒收缩。养菌过程,需要适当提高网络温度18-25℃之间,偏干燥70%左右(保持菌棒表面柔软状态),进行高温“复菌”,可以在6天左右继续的催菇程序。
(八)、养菌之后增湿:菌棒出菇前的水分补充,仍然采取喷淋6~8天的方法,保持菌棒晚上和晚上表面湿润,提供继续出菇“表面条件”。
(九)、下一轮催菇:进入循环连续出菇过程。
二、高温季节的管理方法:
进入5月份的气温偏高,越冬菌棒容易产生霉菌污染。管理方法需要注意利用早晚低温时间增加湿度,高温阶段通风管理,让菌棒处于内部湿润,表面干燥,白天干燥夜晚湿润,适宜自由出菇的状态。持续管理,连续出菇,直至菌棒完全失去出菇质量状态。
三、菇棚光亮和通风管理:
常态亮度和通风,以西南方向全部遮光(阴湿天气、早晨、晚上需要大量排潮必要时开启),北面遮阳网或卷帘为常开亮度(散射光),保障棚内的光亮达到早晨和傍晚的亮度条件。通风管理,常态为封闭或者保持20公分通风高度。主要是以菌棒管理的不同时间阶段,对通风状态的临时调整。例如催菇阶段以封闭为主,采收期间以轻度通风为主,而需要排湿提高香菇质量状态时,需要加大通风量。阴雨天气菇棚两边都需要敞开通风。
四、越冬菌棒出菇产量估测方法:
香菇袋料菌棒的出菇产量的估计预测方法,是根据菌棒干燥状态的总重量(可以采用晒干、炕干方法),预测其中可以生育的菌丝体含量,以及可以继续为菌丝体提供的“后继营养”原料的情况。以及品种出菇特性(主要是指出菇数量关系)等相关参考数据。例如,越冬菌棒的干燥状态重量平均为500克,其中有80%菌丝体,重约400克中,可以为生育香菇效力的菌丝体约300克(除去表面因素),按最高转化率约20%,可以产出鲜品菇60克左右的过程中,需要有没有被完全分解的残留培养原料,大约100克“后继营养”,为“可生育菌丝”的继续出菇提供出菇过程的后继营养。如果没有了后继营养的条件,依靠菌丝体自身的能量出菇产量就没有保障了。
五、杂菌和虫害控制管理
1、杂菌污染防治:气温高于25℃的季节,是菌棒污染杂菌的天气。尤其是出菇4潮以后的菌棒很容易感染杂菌。在保持菇棚内部空气新鲜的情况下,只有在集中喷淋催菇封闭5~6天(中原地区3~4天)高湿度情况下,可能产生菌棒表面大量产生绿霉污染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500倍克霉灵或者消毒粉(也可以用气雾消毒粉200~300倍液代替克霉灵),每天下午对污染杂菌的局部喷雾或者整棚喷淋一次,连续3天可以完全控制霉菌蔓延。同时注意保持通风管理,霉菌可以得到完全控制。
2、害虫防治:一般虫害发生在高温季节的阴湿天气。药物控制害虫的时间,必须注意选择在催菇前的菇蕾全部采收以后情况下,才能用敌敌畏、氯氰菊脂、敌杀死等低毒药物治疗。
出菇期间的虫害,禁止使用农药治疗,可以采用无公害治疗方法,在每天晚上用PH13~14的石灰水或者烧碱溶液添加30%的食盐溶液对于害虫菌棒表面湿润喷雾杀虫,所有害虫都可以治疗。两种配方可以单独或者混合使用。或者使用医药“肠虫清”按照成人用量配30公斤水的浓度进行喷雾杀虫。
对于螨虫、线虫等食用菌丝的害虫,需要采取诱杀方法或者上述药品溶液浸泡菌包的方法进行治疗。一般浸泡3~15分钟一次见效。对于蜗牛或黏虫的治疗方法,需要在它们出沒的地方,用石灰粉划线隔离,如果爬越就被杀死。
出菇期间的诱杀防治,可以采取麸皮诱饵拌入杀虫剂(或用潮湿的废菌棒加农药)进行诱杀。菌棒或菌种穴内发现害虫,可以采用石灰粉覆盖方法杀灭害虫。
3、环境卫生防治:香菇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
3.1、棚区场地及其周边,远离养殖场、污水坑、厕所等,保持培养环境卫生、干燥,清除垃圾、杂草、污水等滋生病菌和害虫的条件。
3.2、菇棚周边环境保持干燥、通风、空气清新、菌棒表面干燥状态,保持菌棒培养环境清洁、干燥、无蚊虫、无鼠害。
3.3、棚内预防杂菌和虫害:建造标准化菇棚,菇棚设置防虫网,利用来苏尔和石灰水给菇棚内外不定期消毒。
3.4、对居室相连的环境杂物堆放场所喷洒药物杀虫。防治药物可选菊脂类低毒农药,如杀灭菊脂、溴腈菊脂、甲腈菊脂等,最好用一次性卫生杀虫剂,如雷达、枪手、灭害灵等。
注意:使用任何杀虫药剂,都要注意人畜安全。
3.5、食用菌无公害生产,必须符合国际贸易标准
食用菌栽培周期短,对食用菌使用的农药,尤其是在出菇期使用的农药,极易残留在食用菌子实体内。而国际市场上对食用菌的卫生要求和检测越来越严格,中国入世后“绿色贸易壁垒”将对我国农副产品出口,特别是食用菌的出口,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影响。所以,必须参照国家关于绿色食品无公害生产标准,对食用菌的生产工艺及其病虫害的防治,必须遵循无残留、无公害的安全食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
3.6、 改善栽培环境:栽培环境的恶化也是菇蚊及其它病虫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善栽培环境应做到如下几点:①老旧菇棚可以在冬季采用石灰粉和杀虫剂综合处理。②产生霉菌和虫害的菇棚,定期进行消毒或熏蒸处理。例如使用石灰粉或漂白粉杀虫灭菌。③废菌糠集中处理,可以成堆沤制后作肥料使用,堆面泼浇5%的石灰水,沤制时间为1~2个月。④菇棚或堆放场所周边环境要求保持清洁,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污泥浊水或废弃菌棒等。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