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棒爆发性出菇是非正常现象,多发生在出菇的第一潮次,是指在生产管理中对菌棒采取催菇措施的前后,菌棒密集出菇,每个菌棒出菇数量达50个以上,甚至达到200多个,栽培者往往猝不及防,菇农俗称“爆菇”。近年来,栽培量越来越大的短菌龄、反季节品种,如“238”“18”“0912”等,和一些长菌龄越夏后、菌丝成熟过度的春栽品种,如“808”“939”等,在头潮催菇中往往出现爆菇情况。很多栽培者对此不知所措,如果处理方法不当,极易遭受损失。爆发性出菇一直是困扰生产者的一大难题,本文就爆发性出菇的原因及一些防控手段,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爆发性出菇的危害
菌棒爆发性出菇后,培养基养分过度消耗,使菌棒在后期营养缺乏,整体产量低下;而爆发性出来的菇往往是又小又薄,柄长,畸形,品质下降,甚至失去商品价值。同时,由于菌棒“爆菇”后,培养基养分消耗过度,极易造成疏松、断裂,菌棒的抗逆性降低,甚至造成菌棒彻底报废。因此,防控香菇菌棒爆发性出菇,是香菇生产中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二、爆发性出菇成因分析
香菇菌丝满袋后,进入一个后熟期,即大量的次生菌丝吸收积累养分后,由营养生长走向生殖生长。从香菇【生物体】自身角度讲,子实体(繁殖体)的产生是为了繁衍生息、传宗接代。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气候变化、温差、干温差、机械振动、生物因子、培养基内部生理生化变化),生物体(香菇)为了传宗接代,大量产生繁殖器管子实体,是生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应激反应,是生物体在自然界物竞天择的本能和自然规律。任何一个香菇品种,都具有爆发性出菇的可能,人类就是掌握、利用香菇这一特性,通过驯化、改良、控制,按照人类的意愿,在生产中让其均衡、有序地产生子实体。
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种性。如短菌龄的品种,其由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时间短,即菌丝的成熟时间短、速度快,在生产中往往会出现让人猝不及防的爆发性出菇。
除了不同品种的种性差异之外,相同种性的品种出现爆发性出菇还有许多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下面是影响出菇的一些主要因素。
三、防止爆发性出菇的一些措施
1.在生产栽培中,首先要了解清楚所栽培品种的特性。如温型、菌龄、有效积温、点种日期、培养周期等。实践证明,做好菌棒转色期的管理,确保菌棒的转色适中是控制菌棒出菇数量的重要因素。转色重、菌皮厚、原基发生部位深,就不易发生爆发性出菇(注意:转色过重反而会发生出菇难);转色轻、菌皮薄、原基发生部位浅,就容易发生爆发性出菇。另外,在合适的菌龄和季节(适宜温度范围内)进行催菇、出菇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菌棒成熟过度或在不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出菇。
2.做好有计划批次出菇方案。要根据种植规模、数量、劳动力情况,配套设备(冷库、烘干房)和市场销售情况进行分批分次的催菇、出菇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
3.对于短菌龄、易爆发性出菇的品种、异地异场出菇的菌棒,应在菌丝未满袋前进行排场或上架,避免在菌棒的后熟期出现因运输、挪动的振动刺激而出现提前出菇(白袋出菇)。
4.改变刺孔方法,刺2—3遍小孔,不刺大孔,或人工刺大孔,避免因使用机器造成的强振动刺激。
5.对菌棒实施催菇措施后,降低菌棒的环境湿度,加强通风,可有效抑制发生部位浅的原基的形成,从而控制出菇数量。
6.催菇时提高菌棒含水量,反其道而行之。菌棒含水量增大后,棒内培养基基物理性状发生改变,即溶氧量降低,原基分化受到抑制。试验数据表明,含水量低于45%的菌棒易于爆发性出菇,含水量在60%—65%时,出菇数量明显减少。
7.避免或减少菌棒后熟期的振动刺激,在管理中要轻拿轻放。
8.降低温差刺激,减少该品种的出菇交接点温度的时间,避开该品种合适出菇温度范围。
9.对已经发生的爆发性出菇,要及时采取疏蕾的补救措施,疏蕾要掌握早疏、小疏、甚至全疏。
10.特殊情况下,如白袋出菇,可采取划口出菇,边转色边出菇,加强以转色、保菌棒为主的出菇管理。
四、小结与讨论
我国是世界香菇生产大国,随着栽培量的增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品质优良的香菇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控制爆发性出菇是生产优质香菇的重要前提。
香菇爆发性出菇原因有多种复杂因素,有综合因素也有单一因素。在生产管理中要把控好各个环节,不仅做到综合防控,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处理,防重于治。其他潮次的爆发性出菇及生理生化方面对爆发性出菇的影响本文不予讨论
本文承蒙张振喜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