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双孢菇成菇率三技巧
发布时间:2024-10-1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把握覆土时间第一次覆土后,及时补足土层水分,加大通风,散发土层残留的土腥等异味。待土层水分收干,在确保菇房空气清新的前提下,关闭门窗以保温保湿微通风为原则,菇房温度保持在22-24℃,促使菌丝迅速爬土。尔后,经常检查土层菌丝生长情况,待确定70%左右土缝间隐约可见菌丝,应及时进行补土,厚度0.8-1厘米,含水量可稍干,既便于操作又造成一种上干下湿的状态,迫使菌丝继续在第一次覆土层问横向生长,充实后再向上爬,便于土层菌丝管理和结菇位置控制。
二、控吊结合覆土后期菇房菌丝营养生长旺盛、料温高,若恰逢“小阳春”气候异常,室内外温度高、湿度大。一是易引发土层菌丝徒长,表面看似土层菌丝生长旺盛但底层菌丝空,通常所采取的加大菇房通风管理,此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喷水压制菌丝又是生产中的大忌。生产实践中,每座菇房(栽培面积400平方米左右)采用2~3千克石灰粉末,及时对菇房实施喷雾1~2次(间隔1~2天)使菇房短期内呈低湿度、强碱性的环境,可有效控制菌丝徒长和抑制伴随高温高湿生长环境产生的致病菌的生长,且对双孢菇菌丝不会造成伤害。二是造成菌床、土层菌丝窒息,影响爬土,应及时加大通风,尽快恢复菌丝活力。待气候正常,采用喷雾方式,对覆土表层0.5厘米喷施营养水1~2次,使土层菌丝尽快恢复,并爬至合适位置,俗称“吊菌丝”。
三、灵活用水“双孢菇跟着水走,会跟着水起,也会跟着水死。”这是广大菇农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名言,精辟地阐明了水对双孢菇生长的作用与危害。覆土后13天左右、掰开覆土,确定土层中菌丝已互相交织成线状,在避开20℃以上高温的前提下,应及时喷“结菇水”,结合大通风,促使菌丝迅速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大量的子实体在距覆土表层0.5厘米左右最适位置形成。有关出菇期水分的运用宜遵循“准、稳、常、重”的喷水原则进行。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