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大球盖菇节约了农业生产空间、每亩能消纳10吨农林废弃物、加快了农林废弃物的肥料化进程、促进了现代农业绿色循环模式的发展。林下大球盖菇出菇关键期,专家提出生产管理建议,供菇农参考。
1.适时催菇,加强水分管理
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基料解冻后,平原地区大致在3月中旬可进行催菇。出菇前要进行大水催菇,喷灌或往沟内灌水,以提高培养料含水量和场地空气相对湿度,但沟内水位不宜长时间淹到培养料。要检查堆内含水量情况,用手捏紧培养料,培养料既松软又湿润,稍有水滴出现为宜。保持排水通畅,避免场地积水。小拱棚栽培的,浇完催菇水后要加强通风。
子实体形成期重点是保湿和加强通风透气,出菇阶段需要85%左右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注意菇床保湿。林地水分丢失快,出菇期间,每天可通过喷水保证地面覆盖物处于潮湿状态,阴雨天不喷水并注意排水,出菇旺盛期要注意增加喷水次数和喷水量。
2.多措并举,防止过快升温
大球盖菇出菇的温度范围为12℃~26℃,适宜温度为15℃~20℃。当温度低于4℃或超过30℃时,均不出菇,在适宜的温度下,出菇快,整齐,转潮快,一般菇潮间隔10天~15天。气温低于10℃时,可适当采取增设拱棚、增厚覆盖物、减少喷水等措施以提高料温;温度超过25℃时,要采取喷水、遮阳网等降温措施,确保菇体正常生长。
3.灵活应用,满足光照条件
大球盖菇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50%~80%的郁闭度。林地的自然光照加上覆草即可基本满足大球盖菇的生长,光照太强菇体发白,弱光下菇盖颜色深红鲜艳。对于郁闭度较低的林地应在畦面上架设黑色遮阳网,降低光强,保证出菇品质。设施栽培的必要时可棚内外同时张挂遮阳网,以达到降温、遮阳效果。通气的好坏会影响菇的质量与产量,设施栽培的在菌床上有大量子实体发生时,要增加通风次数,延长通风时间。翻动覆盖物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伤小菇蕾。
4.适时采收,及时清理分级
当子实体的菌褶尚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时为采收适期。表现为:菇体整体上短粗矮胖,菌盖内卷紧闭,菌柄硬实不空心,菌膜不破裂。采收时一手压住料面,一手捏住菇体轻轻旋转,避免松动周围小菇蕾。采菇后,菌床上的洞坑要及时补平,以利菌丝恢复生长和出下潮菇。及时清除菌床上的残菇,以免腐烂引起病虫害。及时清理分级,保持菇体洁净,以提高商品性和价格。一潮菇收完后,停水养菌4~6天,再连续喷水2~3天,喷透增湿后,促使下一潮原基形成,一般可采3~5潮菇。
5.以防为主,综合防控病虫
大球盖菇抗性强,尚未发生严重危害其生长的病害。农业措施包括选用优良品种,栽培场地不连作,提前消毒防虫处理,加强温湿度管理,菇床周围定期撒施石灰粉等。可安装杀虫灯诱杀菇蝇、菇蚊等。出菇期不得向子实体喷洒任何化学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