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俗称赤松茸,是国际菇类市场的十大品种之一。营养丰富,鲜菇肉质细嫩,柄脆,含野生菇香味,口感好。栽培工艺简单、易操作。大球盖菇培养料来源丰富,可利用稻草、麦秸、豆秸、玉米芯、玉米秸、稻壳等农作物下脚料,每亩原料约5000~6000kg。
1.原料预湿:建料堆前将原料预湿3~5天,使之充分吸收水分软化,每天向堆上淋水,预湿后用手紧握以能够滴下5~6滴水为宜,此时含水量65%~70%。
2.建堆发酵:预湿完成后,在堆料场地用石灰粉画出宽1.5~2m的堆基,长度不限。先铺一层草料,厚约30cm,然后在上面铺一层粪,以盖严草层为度。粪层上面再铺30cm厚的草,草上再铺一层粪。如此一层草一层粪逐层向上堆积,总层数约10~12层,高1.5m左右。过磷酸钙、尿素、饼肥、石膏粉、石灰等辅料按“下层不加,中层少、上层多”的原则分层撒铺于各草层。其中,尿素尽可能多加促进稻草分解,石膏、过磷酸钙各添加总用量的1/3,水分缺乏时可酌情加入。建堆时注意堆形四边垂直、整齐,料堆顶部做成龟背形,并用牛粪覆盖,增加上层压力,发酵效果好。每天适当补水,雨天注意盖薄膜防雨,雨后及时揭膜,以利于通风发酵。
3.翻堆:翻堆的目的是通过对粪草的多次翻动、混拌,把外部干燥冷却层与内部好气发酵层和底部厌气发酵层的粪草互换位置并均匀混拌,以促进微生物的分解活动,进行物质转化,此环节是堆制优质培养料的关键环节。翻堆一般应进行4次。在建堆后6~7天,或温度高达60℃以上并维持12小时后,进行第一次翻堆,同时加入石膏粉和石灰粉。此后间隔5~6天、4~5天、3~4天各翻堆一次。每次翻堆应注意上下、里外对调位置,适量补水,堆起后要加盖草帘或塑料膜,防止料堆直接日晒、雨淋。
培养料发酵一定要彻底,否则影响产量,无论采取何种配料方法,堆制出的优质培养料应具备:腐熟均匀,无粪臭味,水分适量,料富有弹性,应有一股抗拉力,手捏培养料能捏拢,松手即散,无氨味,有草香味,pH8左右,含水量65%~70%,内部有较多有益微生物的白色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