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蔡德华

    曼永峰

    翟民生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羊肚菌高产稳产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4-01-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场地选择及棚室要求
    土质疏松透气、腐殖质含量高砂壤土、壤土或粘壤土,土壤pH值为6.5~8.0,且水质无污染。盖苫冷棚或日光温室,棚内安装喷管带或微喷。遮阳网密度为6针,忌阳光直射(三分阳七分阴)。
    二、整地播种
    施肥整地:整地前翻耕后做好清棚、杀虫、杀菌处理;用旋耕机将地翻1-2次,商品有机肥800-1000kg/亩(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可不用),三元复合肥(高钾)25kg/亩,石灰粉用量75-100kg/亩左右,平畦或小高畦(畦高5-10cm)。
    播种时间:气温降至20℃以下至冬季上冻前一个月,一般10月下旬~11月初播种。
    播种量:选择优良菌种,每亩用量约200-300kg。
    播种方式:沟播或撒播,播种沟深5-6cm,播种沟间距20cm播种后覆土厚度为2-4cm,覆土后将土面拍实。
    播后浇水:播后3天菌丝开始萌发,浇透水一次。
    三、摆放营养袋
    摆放时间:播种后5-7天,畦面形成乳白色“盐霜状”晶体孢子层时摆放营养袋,营养袋中的麦粒含量不低于50%。
    摆放数量:营养袋规格150mmx220mm(干重≧275g/袋)或170mmx350mm(干重≧400g/袋)的折角袋,每亩2200袋左右(每平米5-6个),不超过3000袋。
    开口:用小刀沿袋营养袋长度方向划两条10-12厘米长的口。
    摆袋:将有开口一面紧贴地面,摆在土壤表面(注:开口一面必须充分接触地面上的白色菌霜)。
    四、发菌阶段管理
    温湿度管理:最适地温10℃~18℃,低于2℃菌丝休眠,气温不要超过28℃。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75%~80%。
    光线管理:氧气充足、黑暗或微弱光,有利于菌丝健壮生长。
    五、子实体阶段管理
    温度管理:原基阶段最适地温6℃~12℃,地温在15℃以上不易形成原基,温差5℃-10℃较好。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地温为8~16℃,棚内气温超过20℃时可全天通风,气温不要不超过25℃,温差不超过10℃,否则极易造成幼菇死亡。播种后45-60天,畦面菌霜消退,畦面发黄时,撤出污染及虫害的营养袋。
    湿度管理:羊肚菌子囊果喜湿不耐涝,不耐干旱,强光、干燥停止生长;空气相对湿度85%。
    浇水原则:小雨或阴天不浇水;气温低,中午浇,10℃以下不喷水,15℃以下中午浇水;气温高,早晚浇,气温18℃以上时,早晚喷水。
    分时期浇好水:催菇期:浇一次透水,浇水后加大通风量;原基期:畦面出现0.5~1mm大小的球状原基后,保持床面潮湿;快速生长期:子实体长至5cm以上时,保持床面湿润即可,空气湿度85%左右,加强通风。
    光线管理:通风良好,温度超过20℃可撤掉棚膜,只留遮阳网;原基分化和生长发育均需要光线,黑暗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趋光性明显,但光线过强菌盖变薄、颜色变黑。
    六、及时采收
    子实体出土后10天左右,颜色由深灰色变成黄褐色或黑色,菌盖表面窝状凹陷充分,即可采收,采收时戴一次性手套,采收后清理泥土及时销售或烘干。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