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孙国琴

    李彪

    李培林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关于香菇培养料内是否需要添加棉籽壳

    发布时间:2023-10-2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存在的好处
    棉籽壳加入香菇培养料内,在起到增产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了保水的功能作用。 
    二、也存在着不好的地方
    1.基料含水量不易掌握。拌料时的含水量的掌握会与木片有所不同,生手会感到有点不顺手; 
    2.含水量的掌握会增加一些难度。装袋后,料内含水量偏多,会使菌袋发菌慢、出菇迟。因此要求配方要科学,配料时注重和计算C/N比例。 
    3.发菌也易增加烧菌几率。培养料内的棉籽壳加入比例较大时,会降低料的透气性。如果是6月份之前菌袋没有完成转色会产生烧菌烂袋。 
    4.高温季节注水也易造成烂袋。加入棉籽壳的菌棒在高温时段注水会比较容易引起细菌烂棒。当然烂棒的原因也不是一方面的,如: 
    (1)菌棒透气散热性相对降低; 
    (2)注水偏多,菌丝体呼吸困难,会降低菌棒散热性能性能; 
    (3)温度偏高或高温。如果是在6份后的高温季节注水偏多,管理不善,易造成烂袋。香菇反季节栽培,即使不添加棉籽壳高温、高湿、水超标一样会烂袋。
    三、棉籽壳的添加量与拌料 
    以前栽培香菇,棉籽壳的成本没有现在这么高。在最早期“南菇北调”的时候,曾推广纯棉籽壳栽培成功。但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棉籽壳的价格得太快,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种菇利润下滑的厉害,所以后来在寻找“代料”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了棉籽壳的添加量。由中期的20-30%逐渐降低到了20/以下至10%上下。 
    1.棉籽壳的添加量 我们在1998年在配料添加11-13%。 比如,我经历的,在2010年前后工厂化生产金针菇的配方里,细棉壳的添加量在13-15上下。 因此建议,菇农菇友若再配方里添加棉籽壳,为节省成本以添加3-6%即可。
    2.拌料工艺 香菇制袋因采用木片为主料不易吃水,通常拌料前,要经过预湿环节。添加推荐棉籽壳一定要经过预湿环节。 在这里还要说明的是,这项在培养料里添加棉籽壳的“技术措施”已有20年上下历史了。
    关于决定香菇产量的因素很多,不取决于某种技术经验。 关于香菇培养料里加与不加棉籽壳,这要根据大家自意愿诉求和生产计划来定,即由菇农自己说了算。
    以上内容由食用菌专家范宇舟提供,忘广大菇农朋友参考交流,喜欢请点赞,支持请分享!
    撰写专家:范宇舟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