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任鹏飞

    蔡德华

    万鲁长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黑木耳冬季发菌、春季出菇技术要求

    发布时间:2023-10-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黑木耳发菌期
    在接种之前,第一步,要建好发菌室,发菌室要建立在交通便利、水源方便、空气清新的地方。针对冬季寒冷的北方,发菌室内需要有增温设施。
    发菌室内需要搭设培养架,培养架宽1.2m-1.5m,长度不限。为了避免上下温差太大,培养架一般安装6-7层,层间距35cm左右。可在床架中部安装轴流风扇,使室内温度循环起来,达到上中下层温度基本一致的目的。
    发菌中期同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55%-65%。光照上仍然采取暗光管理。
    二、装袋
    栽培黑木耳需要用聚丙乙烯材料做成的菌袋,可耐高温,规格可用菌袋周长17cm,高度30-33cm。装菌袋之前需要调整好机器,确保菌袋装的紧实,如果菌袋和栽培料之间有空隙,将来子实体有可能生长在这些空隙里。装菌袋时,确保栽培料的装入高度为18-20cm,如果低于18cm就会增加生产成本,如果高于20cm,发菌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菌丝老化。菌袋装好后,把袋子的袋口收紧,套上套环,并塞上棉塞,然后轻轻地放入周转箱内,以备灭菌。
    三、菌袋灭菌
    只有灭菌彻底的菌袋,接种后的菌丝才能生长,如果灭菌不彻底,将来会收到杂菌的影响,影响黑木耳的产量与品质。采用常压灭菌箱进行灭菌,温度为108-130摄氏度,持续8h。灭菌时间要从菌袋内温度达到100摄氏度开始计算,灭菌时间满8h之后,关闭灭菌箱,再焖制3-5h,等到自然冷却后,再取出周转箱。
    四、接种
    木耳栽培种接到栽培料上,经过灭菌的菌袋要冷却到25-30摄氏度时才能够进行接种。由于黑木耳抗杂菌的能力较弱,所以在接种时要净化生产环境,为了方便接种,可以用薄膜搭建临时的方便的接种室。操作人员接种前,需要先用酒精灯对接种钳进行消毒,取出菌种后,立刻打开菌盖上的棉塞,把菌种塞入菌袋,整个接种的动作一定要快,放进菌种后,立刻用棉塞封住菌袋,以免杂菌进入,栽培种的接种量为2-3g左右。
    五、发菌
    发菌是指菌丝体在栽培料中生长扩散的过程,摆放菌袋时,菌袋的堆放高度为5-8层,如果堆放过高,菌袋内的温度过高,会造成高温烧菌等现象。发菌期间,一定要做好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管理工作。发菌前期,发菌室的温度应当适当低一些,设置在20-22摄氏度为宜。如此,可使得刚接种的菌丝慢慢地恢复生长,菌丝粗壮有生命力能够减少杂菌的污染。
    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55%-65%,如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可向地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如果高于65%,要适当通风,降低湿度。黑木耳发菌前期无需光线,整个发菌室用深色厚布帘覆盖,要求达到暗光培育,宁黑勿亮。
    黑木耳发菌中期,这段时间菌丝生长速度非常快,菌袋内会产生热量,如果热量散发不出去,就容易产生烧菌的现象。此外,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氧气,如果氧气不足,菌丝会停止生长,控制温度为25摄氏度左右,保持温度的稳定,避免忽冷忽热。
    发菌中期:做好通风管理,每天早晚两次通风,每次20min左右,从而保证菌丝快速生长期间,发菌室内空气清晰,氧气充足。发菌中期要经常检查菌袋,发现有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及时处理。
    由于发菌室的温度和湿度较高,因此,每隔7d左右需要消毒一次,消毒药剂可以选用次氯酸钠。另外,可以选用二氯异氰尿酸钠药剂进行清蒸消毒。在发菌室里布置好清蒸消毒剂,然后依次点燃,封闭发菌室,进行消毒。
    在适宜环境下,接种后20d左右,菌丝就能长到菌袋的1/3,接种后40d左右,菌丝就能长到菌袋的4/5,即进入发菌后期的管理阶段。此时,需要将发菌室的温度降到18℃-22℃,因为菌丝在较低的温度下生长的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的菌袋出耳早、分化块、抗病力强、差量高。
    在黑木耳栽培种发菌后期,还不能移出发菌室,即使菌丝长满菌袋,还需要等到出耳的有效基温,才能进行出耳操作。在适宜条件下,中熟品种在菌丝长满菌袋20-40d后,还要在菌室内培养一段时间。
    发菌后期:发菌室湿度控制在60%左右,仍然采用暗光管理,同时增加通风的时间和次数,保证发菌室内空气新鲜。然后对菌袋进行割口处理,每个菌袋上均匀地割口12个左右,长约3cm左右,割口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黑木耳的生长形状。这种割口方式,割出来的木耳比较大,产量比较高。或者使用专用割口机,每个口的长度是0.5cm左右,每个菌袋上均匀分布200多个口。这种隔口方式长出来的木耳大小均匀,小巧玲珑。这种方式产出的黑木耳产量会低一些,但是价格比大黑木耳高。
    割完口之后进行消毒,使用5%的甲酚皂1000倍液对菌袋进行喷雾消毒。当菌袋割口之后,需要等待4-5d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此时要用草帘覆盖,让菌袋恢复。
    等到菌袋重新紧实之后,在菌袋下方铺上带孔薄膜,并将菌袋头朝下,倒立摆放,利于菌袋吸收水分。菌袋之间的间隙应保持在20cmx20cm。在黑木耳的耳基形成期,同样需要覆盖一层草帘,让菌袋接受均匀的散射光,经过10d左右的培养,会长出黑木耳原基,原基长满后,基形成期即宣告结束。
    六、子实体分化期的管理
    子实体分化期床面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如果湿度不够,耳基容易失水僵化,影响耳片的分化;湿度过大,会造成耳基腐烂。木耳虽然喜水,但不能浸泡在水中,一定要避免内涝。
    七、生长期管理阶段
    从黑木耳耳片展开到1cm左右,便进行生长期,这段时间,床面的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左右,在这个时期,一定要保证好水的管理,需要干湿交替管理,干要干透,湿要湿透。喷水时间在晚上温度低时喷水,浇水时间最开始保持在5-10分钟,停止7-8分钟,间隔再喷水,再次喷水的时间需持续达到15-20分钟。
    从给菌袋割口到成熟,大约30d左右,采摘时用手指捏住黑木耳,用手轻轻往下一拽即可。采摘后的黑木耳要马上进行晾晒,等待其水费含量低于11%,就能收装了。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