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张志鸿

    谢宝贵

    王宗善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羊肚菌播种前土壤消毒和杀虫关键要点

    发布时间:2023-09-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羊肚菌产量增高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土壤结构、大棚设施、环境条件、菌种质量、营养袋质量、营养袋配方、营养袋每亩用量及后期的管理维护等。特别是播种前期虫害的预防和土壤的消毒至关重要。近年来笔者在全国各羊肚菌栽培基地调研,并在多个基地反复进行病虫害防治试验,希望这些病虫害防治建议,能对菇农有所帮助。
    羊肚菌种植过程中,要想获得高产,重要是前期病虫害预防工作。一是重茬地的预防,二是虫害的预防,三是土壤前期的消毒。
    重茬地预防:对于种植羊肚菌1年以上的重茬地,用“菌地三绝”喷洒,进行土壤修复处理,具体方法是:在播种之前半个月左右,每亩地用2罐菌地三绝喷洒。
    虫害预防:虫害的预防在羊肚菌种植中非常关键,预防虫害用10%的噻虫胺药液喷洒。每亩地用1-2瓶噻虫胺药液(虫害严重的地方可适当加大用量);第二次是在播种后摆放营养袋之前再喷洒一遍“虫之道”药水。
    土壤消毒预防:土壤消毒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喷洒,预防绿霉或链孢霉的发生,每亩地用5-8袋“二氯异氰尿酸钠”(每袋500克),可以拌细砂土撒播,也可以兑水喷洒(二氯异氰尿酸钠请选择有农药登记证的产品),土壤杂菌系数比较多的田地,可以适当加大二氯异氰尿酸钠的用量,每亩地可以用到10袋左右(每袋500克)。
    以上三种药剂全部撒完后,翻耕土壤。特别要注意,大部分种植户常规防虫喜欢用3%辛硫磷颗粒剂播撒,然后深耕,根据笔者几年来实地调研情况看:这个操作方法防虫效果并不理想(一是3%颗粒剂含量太低,二是单一药剂杀虫种类和效果有限)。单一的辛硫磷颗粒或乳油对一些地下害虫活体有效,但对跳虫几乎无效。跳虫一般会在土疙瘩缝隙中活动,嚼食羊肚菌菌丝,等到营养袋下地后不到半月的时间,大部分跳虫钻进营养袋中,在袋子内繁衍生息,啃咬小麦,造成菌丝破坏和营养流失,菌丝被害虫危害后,很快菇床上白色的菌霜都变成浅黄色,然后成片的菌霜枯萎死亡,导致后期不能出菇,严重的绝收。在春季出菇期,大规模跳虫也会嚼食羊肚菌菌盖,造成菇体千疮百孔,降低成品菇价值。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发现播种前期土壤杀虫用10%噻虫胺悬浮剂喷洒土壤后翻耕,摆放营养袋之前,再用“虫之道”药液喷洒一次,防虫效果理想。
    在摆放营养袋之前,再使用“虫之道”药液喷洒,是因为“虫之道”配方由12.6%噻虫嗪、30%敌百虫、20%辛硫磷、9.4%高效氯氟氰菊酯等组成,加上有关专家研制的专用增效助剂,让以上4种农药协同增效助剂一起杀虫,不仅能杀灭羊肚菌菇床土壤中的害虫,对土壤中的虫卵也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它属于低毒植保产品,喷洒后不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其药液对蜗牛、蛞蝓、白蚁、跳虫、蚯蚓、蚊蝇、 蛾类幼虫、马陆(千足虫)、蝼蛄等防效极佳。经过试验:在羊肚菌出菇期如果菇床上出现害虫,先向菇床上喷洒一遍清水后,立即喷洒“虫之道”药液,对羊肚菌菇体没有影响。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