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吴正邦

    王以军

    宋斌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食用菌杂菌污染的原因及防控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不少菇农来电咨询食用菌的杂菌究竟是怎么污染的?如何进行预防?分析如下:
    1.料袋制作不当 如原材料受潮发霉;培养料含水过大,装袋过紧;料袋扎口不紧等。防止杂菌污染,要选择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培养料,用前暴晒2-3天;含水量要适宜,培养料要拌匀;当天配料后要尽快上锅灭菌,没有灭菌的料袋千万不要等过夜后再灭菌,这样容易造成培养料发生酸败。生料栽培时,可加入1%-2%的石灰提高培养料PH值。为了降低杂菌基数,培养料要充分发酵,加入适量的“克霉灵”或“菇博士急救120”等杀菌剂。
    2.培养料基质灭菌不彻底 由于灭菌时间过短或压力不够;灭菌时菌袋装料过多或在灭菌锅内摆放不合理;或高压灭菌时冷空气没有排净等。因此,要保证灭菌的压力和时间;装料不能太满,菌袋在灭菌锅内灭菌时摆放不能太紧,要留有空隙以便蒸汽流通。
    3.菌种带有杂菌 此类污染往往规模较小,污染的杂菌种类比较一致,且感染的部位基本是在接种口。防治方法是,菌种在使用前要严格检查,选用无病虫害、生活能力强、抗逆性强的优良菌种。
    4.接种操作中污染 主要是由于接种场所消毒不彻底;或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格。因此,制种或熟料栽培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动作要迅速准确,防止杂菌侵入。
    5.培养过程中污染 培养室环境不卫生、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棉塞受潮等,均可引起培养料感染。因此,要选择地势干燥、水源清洁、远离畜禽舍等污染源的场所作菌种厂和栽培场地;培养室和出菇室在使用前要严格消毒,培养过程中要加强通风换气,严防高温高湿;定期检查,发现污染及时处理。
    6.破口污染 灭菌操作或运输过程中不小心,使菌袋破裂或出现微孔;或由于鼠害等使菌袋破损而造成污染。防治方法是,装袋绑口时冷空气要排净,防止胀袋;菌袋灭菌过程中运输时要严格小心,并在菌筐内垫上报纸或布,避免毛刺扎破菌袋。
    综上所述,食用菌的杂菌感染重在预防。培养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菇房环境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杀处理,很多菇农多年来使用消毒粉熏蒸,其主要成分是二氯异氰尿酸钠,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性,二氯异氰尿酸钠也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进行消毒的同时也对菇房内钢构等金属器材有严重的腐蚀性。为避免上述弊端,可先用“索霉特”每组兑水60公斤对菇房进行全方位喷洒,然后关闭菇房,用“20%百菌清”烟弹熏蒸6-10小时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菇房消毒完毕后,接种前,要对人体和接种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接种过程中,要一鼓作气接种完毕。接种过程中,没有消毒的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出,以防造成再次感染。
    养菌期,间隔一周,用“20%百菌清烟弹”熏蒸消杀一次,如发现袋口出现绿霉等杂菌感染,及时用“绿霉净”喷洒处理,可有效控制霉菌蔓延,感染严重的菌包喷洒药水处理后,及时拿出菇房另行处理。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