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

    李波强

    周秦福

    张志鸿

    专家公告

    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食用菌栽培应该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方针,以过硬的技术支持、严格的操作管理以及规范而不失灵活的管理方式为基础。许多行业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要按照食用菌生长允许的条件,做好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管理,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效果,收获符合安全标准的质量好、产量高的食用菌产品。

    平菇冬春仿野生高产优质栽培

    发布时间:2022-10-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生产的平菇,不仅味似野生鲜美,而且能真正实现生态优质高产。即使在寒冬和低温的早春季节,也能在相对密闭的荫棚内,充分利用地温,生产出肥厚、鲜嫩的优质平菇。该法比常规栽培法增产60%以上,比菌墙等栽培方式增产40%以上,生物学转化率达220%以上。
    一、菌丝体培养。采用高压或常压灭菌,按常规接种,培养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也可以利用高温强碱性处理原料获得的发酵料培养菌丝体。具体做法:配料时加4%生石灰,以石灰水形式加入料内,拌匀。然后以1000公斤为1堆,堆闷发酵。料温达到60℃以上时,维持24小时,翻堆,反复2~3次。当原料手握感觉黏润并有弹性、呈茶褐色、无异味、ph值7.5、含水量65%时,摊开降温,装料发菌(或压块发菌)培养成无污染的满菌袋,无论熟料、发酵料、生料满菌袋,所采用原料可以是棉籽壳、玉米芯或其它代用料。使用的菌种应是经试验在当地表现综合性状良好的优质菌种。
    二、荫棚建造。选择菜园、庭院或砂壤土质的优质土地建棚。棚内挖长20米、宽1.3米、深0.22米的畦,两畦为一棚。畦中间留人行道,四周整实。起拱时用直径4厘米以上的毛竹对折成拱,然后用横竹加固,上覆薄膜并盖上草苫(也可以是各种秸秆编织的遮荫物)。
    三、菌袋码放。把长30厘米的袋子(若为长袋可截开)脱掉塑膜,按倾斜75度角码放菌袋,直至满畦。码袋时须认真检查袋子是否感染杂菌。若有,应用利器剔除,以防蔓延。
    四、覆土处理。覆土材料以壤土为佳,深秋和冬季、早春用1%石灰粉处理,晚春、早秋及夏季用3%石灰粉处理:把石灰粉均匀拌入土中,力求无大颗粒。处理后的土壤可覆盖码放好的菌袋,以袋上端土厚1.5厘米为宜,并用扫帚扫平。
    五、灌水要求。可用水泵抽取地下水或其它清洁水源,从畦一端漫灌,直到畦内充分渗透,并让水在畦内保持12小时(若是出过菇的袋子,易上漂,可在水渗透下后再按平)。经此法漫灌,上覆土一部分可能下沉。待畦内水渗透完后,再撒一层土并扫平,然后撒泼营养水(由2%尿素、0.2%硫酸镁、锌及微量的恩肥、高美施或其它生长素、高效液体复合肥组成),使新撒土湿而不陷,表皮稍干后能粘起。
    六、高产原理。按常规法生产平菇,制约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出过头茬菇后,损耗的水分、养分补充困难、菌丝易老化,难以出好二、三茬菇。采用该技术,每采一茬菇可灌一次营养水,使菌丝体相对保持养分、水分充足,可延长菌丝生命和出菇期。覆土灌水后一周,新生菌丝把整畦菌袋联结为一体,在出菇、生长过程中,土壤不断补给菌丝体养分、水分,所以在出二、三茬时仍然菇体肥大、鲜嫩,后劲较足。由于棚内湿度适宜,遮阳良好,从小菇蕾形成到成熟采收,长菇环境就象潮湿的林荫地一般,克服了常规栽培空间湿度难以控制和菌袋难以补给养分、水分的弊端;加上微肥、激素、生长素可以随灌水渗入土壤,便于菌丝体吸收利用,所以能获得稳产高产,优质高效。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