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发展这么多年,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模式:
1、航母模式
这种模式在很多地方用得很好。比如说云南省思茅市,为了打造普洱茶品牌,发展茶产业,把名字都改成了普洱市。在茶叶领域,云南普洱这几年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效果很好。一个地级市或者一个大的区域集中力量打造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在世界上可能都是有影响力的。五常稻花香、赣南脐橙等也都是运用航母模式,通过规模和产业集群的效应,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甚至掌握定价权,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舰队模式
和航母模式只打造一个品牌不一样,这种模式是先打造一个品牌,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或者更多,多个品牌组成一支品牌的“舰队”。去年广西做了一个品牌叫“广西好嘢”,它其实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基础上有各种各样落地的措施。比如说培育 30 个区域公用品牌、27 个农业企业品牌,64 个农产品品牌等,每年分步骤去打造。
目前广西有 8 个全国农产品特优区,它是依托特优区核心产业,以分期的方式来进行品牌打造,比如说永福县永福罗汉果、田东县百色芒果、陆川县陆川猪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品牌“舰队”。
3、高铁模式
这种现在用的不多,因为它对产业的要求比较高,做得相对好的就是山东。山东在前几年打造了“放心农产品”,作为总体的品牌去运作,在这个基础上有各种各样的品牌,其中包括山东评选出的一些区域公用品牌。把这些品牌捆绑起来做推广,比如说在机场、高铁站做广告,去中国香港、去美国做推广等,因为山东的产业技术比较好,莱芜生姜、章丘大葱等产品的影响力都是挺大的。
做完“放心农产品”之后,去年山东又启动了“齐鲁御贡”,把山东曾经进贡给皇帝的农产品打包在一起,再去打造第二个品牌。这样,“放心农产品”就像是一个很好的基础车厢,“齐鲁御贡”又是一个,这种把好的产品和品牌集合在一起开始推广的方式,就是高铁模式。
高铁模式和“一揽子装”不一样,它是有了大量的产业做基础,然后才能用这种模式的。一般省里面用这种模式比较合适,或者大的、产业比较集中的地级市,或者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地级市,也可以用这种模式。
所以,在做区域公用品牌之前,要思考什么样的模式更合适,这是个战略问题。对于县或者地级市来讲,我们的建议是1+1+1+……这样的“1”多了,整体自然就厉害了;如果只会一招,能“一招鲜吃遍天”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