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互联网+农业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提到,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农业互联网将成为促进智能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嫁接互联网,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有效减少行业中间环节,创建廉价高效的营销入口,可以升级产品经营模式,使信息更加透明化;有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使用效率。因此,互联网工具将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并带来万亿级市场空间。
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网络的推广以及应用,使得人们进入资源共享的阶段,及有效地提高人们得到工作效率,有极大程度节约生产成本。将互联网应用与农业营销是我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效手段。本次基于对于当前农业营销方式的不足的分析,认为可从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完善物流体系,升级农产品经营模式,互联网来提升农村农业金融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农业营销。
二、当前农业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营销信息的滞后,不完善 目前社会形势下,随着农产品资源以及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快速提升,农产品产销矛盾越发突出,制约着农业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提高和农民增产增收。一边是农民守着大量农产品低价难销,一边是城市民众抱怨吃不上廉价果蔬。农产品“滞销、卖难、买贵”的怪圈一次又一次集中上演。农产品滞销是因为农产品供大于求、价格波动、产销信息不对称。目前,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一个公司以及产业发展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很多农业营销人员尚未足够重视农业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二)农产品供需之间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滞销的背后,潜藏着农资价格上升造成的种地成本上涨,运输、卫生、摊位管理等销售环节有较多收费项目,菜农的负担在逐渐加重。此外,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过多,果蔬从乡间地头到城市菜市场已是层层加价,一方面挤压了农户利益,另一方面,城里百姓也吃不上价廉果蔬。作为生产者,不仅要承担流年不利产品无收的风险,还要承受在运输、储存、销售中腐烂发霉的损失,一不小心生产成本增高,农产品贩子直接逃之夭夭造成销路无门。固定的人收购固定的产品,运到固定的集散地,再由批发商运走,中间环节繁多,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里价格高到离谱,可大部分利润却被中间环节赚取,直接导致生产者挣不到钱,消费者花冤枉钱。
(三)农产品标准化普遍不高 包装水平、产品质量等因素直接影响农产品销售,只有标准统一的农产品,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增加销量。从根本原因上分析,症结在于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经营,才能更加准确的掌握市场信息,才能让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现阶段,多数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不高,普遍存在包装不符合相关制度要求、质量级别不明确等问题。
三、互联网农业营销的对策
(一)在生产环节,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 互联网加农业可以从生产环节彻底改造农业,使农业自动化、精准化、可追溯,减少人力,降低成本,并最终实现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及农产品生长状况等信息,再将采集的参数信息汇总整合,最后通过智能系统进行定时、定量、定位处理,及时精确地遥控指定农业设备的开启或是关闭,真正实现“智能化农业”。
(二)在流通环节,创建廉价且高效的销售入口既可以农业电子商务的形式体现,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智能农业和农村电商,通过电商进行销售,可以使用户足不出户、舒适便捷地选择到自己心仪的产品,并充分发挥了本地产销企业流半径小、安全控制能力强的本土优势。同时作为一种新型销售模式,电商也是促进本土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的最有效途径之。还可以利用各类社会化媒体及通讯工具作为农产品提供便利的营销入口,微博、微信、QQ及SNS等都是免费的资源,营销成本极低。
(三)在经营环节,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搭平台”,升级农产品经营模式 互联网农业的营销策略良好地运用市场细分理念,运用大数据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避免泛化营销;运用无障碍频繁自由的互联网沟通工具,实现与客户的密切互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互联网平台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和销售的关系,运用大数据分析定位消费者的需求,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实现农产品的零库存。互联网农业实现了从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使农民、消费者和市场紧密融合。酒香不怕巷子深,农业已经进入营销新时代,将互联网思维用在农产品规格、包装、生产、渠道等环节,可以解决小规模生产问题。而“互联网+”,将给农产品带来颠覆性价值,其绝对不仅仅是渠道的补充,更是让所有企业能够更进一步的接近、理解自己的消费群体,能够定制化推出及引导和满足消费者深层心理需求,又能够秩序为企业贡献巨大利润、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知名度的“战略新品”。
(四)在配套环节,用互联网来提升农村农业金融服务 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农业经营,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当前我国互联网农村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小额信贷;农村信贷的主要服务对象多为养殖、餐饮、零售等小规模经营者,因此信贷额度小,资金分散,相对于大额信贷而言借款人的资金安全更加有保障。小额贷款的农村互联网模式是通过互联网聚集借款人以及投资人,再通过相关风险控制体系筛选有能力的借款人以及投资人,使其对接交易的o2o模式。二是农业保险。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农业保险险种较少,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大、保险赔付率高。通过运用互联网的信息采集能力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农业保险的赔付率高的问题将可以得到显著改善。
(五)在人才培养环节,可以吸纳新知 农民成为农业中坚力量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让中产阶级新知识农民投资创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业产供销的全程追溯,创造出真正的现代化互联网农业。总之,通过互联网思维的导入,随着互联网知识技术应用到农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逐步升级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价值,克服传统农业种种弊端,最终发展成为的新型“互联网农业”。 四、结束语 互联网农业影响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快捷的物流体系、先进信息技术,将农产品送至订购着手中,这是信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农村改革、增加农名收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农产品营销信息的滞后,不完善农产品供需之间存在的问题、农产品标准化普遍不高等问题着手,并提出建议,以增加农产品销量,促进农民增收,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