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合作社 “抱团取暖”强渠道
在农业生产中,不少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抱团”拓宽
销售途径。
“从枣树种植、管理到销售都有人管,最主要的是加入合作社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谈及多年红枣种植和销售的感受,家住新郑孟庄的王利民说,比起以前摆摊零卖、沿街吆喝等方式,合作社的销售模式能让枣农每年多收入一两万元。
新郑市的传统农业正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像王利民一样尝试加入农民合作社的不少。合作社带领农民抱团取暖,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利润,也给本地农产品出去闯市场找到了途径。
过去,在新郑龙湖镇一些盛产樱桃的村子,一到樱桃成熟的季节,农民就为樱桃销路发愁。樱桃卖不上价,农民急,镇上干部也急。经过考察和研究,新郑农业部门和龙湖镇政府动员农民成立樱桃合作社,这一来解决了诸多问题。
“最起码销售不用担心了,合作社和很多农产品市场、超市、经纪人都有联系,樱桃一熟,马上就有人来收购,再也不用羡慕隔着一条高速公路大卖樱桃的樱桃沟了。”龙湖镇古城村一合作社的负责人王龙告诉记者,“经过精美包装和品牌推广后,樱桃比从前的利润高,所以很多农民都愿意加入咱的合作社。”
新郑市农委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辖区注册备案的农民合作社400多家,社员总数3万多户,生产基地2万亩,涵盖养殖、种植等,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给农产品抢占全国市场提供了支撑。
金银花是新密市的传统农产品。2009年,金银花主产地新密尖山风景区巩密关村成立了金银花生产销售合作社,统筹尖山地区金银花的种植采摘销售。该合作社负责人樊永茂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尖山金银花已经进入采摘季节,目前有一家医药公司订购约一半的产量,余下的一半由合作社组织种植户送到新密市城区的特产商店出售。另外,合作社正在与几家电商接洽,打算开辟网上销售渠道。
“坐等”变“出击” 因地制宜拓销路
除了利用网络销售、加入合作社,一些农民还在坐等客商上门收购。客商来与否、来的多少都直接牵动着农民的心。
“山东的大车一来拉蒜,价格就上去;不来拉,价格就落下去。”前不久,从山东来拉大蒜的多辆车排在中牟县刁黄路两侧,韩寺镇古城村村民郭建中就在路边与客商讨价还价。
中牟县是传统的西瓜、大蒜之乡。全县西瓜种植面积7.2万亩,大蒜种植面积28.3万亩。中牟县农委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合作社成立后能正常运行的约占三成,相当一部分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不赚钱,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就不高。
不过,地方政府和农民都在想办法,变“坐等销售”为“主动出击”,促进农产品销售。
荥阳市大力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2015年,荥阳市政府与上海市农委现代农业发展实训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宣传、开发、推介荥阳的名特优农副产品。“上海荥阳名优农产品有限公司”随之成立。今年1月,上海西郊国际荥阳馆揭牌开馆,荥阳名优特农产品登陆上海市场,河阴石榴、柿饼、富硒梨等产品很受欢迎,知名度迅速提升,订单量骤增。
为保障荥阳馆的产品供应,推动荥阳优质产品市场化,并以市场化带动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2015年12月,荥阳市又组织大中型特色农产品企业组建“荥阳市新型农业产业联盟”。
除了政府层面的主动出击,一些农民也在进行探索。
葡萄是新密的特色农产品。新密市岳村镇种植户王惠民的葡萄园今年预计产量20万斤。其中一半为早熟葡萄,另一半为成熟较晚的品种。对于晚熟的品种,他打算走物流运往外地。对于早熟的品种咋销售,他已有想法。
由于自己的果园紧邻郑登快速通道,距离郑州城区20分钟车程,王惠民今年在葡萄园里设置了烧烤餐饮区。“现场采摘的葡萄价格较高,而且能带动更多消费。”眼下,他正想通过对外宣传,吸引郑州市民前来观光采摘。
目前,凭借靠近郑州的区位优势,新密不少果园都采取吸引游客采摘的方式促销。
在新郑,在互联网、各类交易市场的推动下,农民销售农产品、土特产也有了更多选择。比如红枣销售,新郑好想你公司在薛店镇设立了中国红枣城,当地农民可以在此销售本地红枣;种植杏、山核桃的农民可以通过农家乐饭店等进行销售。
新形势下,到底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产品销售?政府在努力,农民也在探索。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农产品能卖得更好、更顺畅。(来源:郑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