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制造”“互联网+服务业”这些“互联网+”的模式都迅速崛起,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的时候,有一个最早被提出来却发展缓慢的行业——“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重心在产出方向
“互联网+农业”这项工程已经展开并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调整策略,占领农业电商市场。搭建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电商平台。这些平台所经营的重心绝大多数都指向了农业的产出一面。
的确,农产品的电商市场前景广阔,也是未来电商企业必争的绿色金矿,但这种单一的发展方向是否对实现“互联网+农业”有利,又或者说这种模式方向真的能被称为“互联网+农业”吗?
形成电商企业重产出主要是市场经济自身调节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因为市场本身对利益的嗅觉就是极其灵敏的。农产品是最直观也是最直接的获利来源。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发展模式真的能适应未来的要求吗?
当然以“电商+农产品”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为先导,进而实现“互联网+农业”的全面拓展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目前这种瓜分式的市场占领很难转化为后续的发展动力。如果要解决这样的发展状态目前看也很难实现。
“互联网+农业”不是简单的线上销售
首先,国家以及政府的导向就是要以电商+农产品的发展模式先打开一个突破口,对生产环节以及供应环节的推动支持力度较为薄弱。其次相关的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也没有完整、健全的框架可供遵循。最后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市场的自我调节必然趋势与结果也促使企业率先占领那些投入小、操作容易、见效快的环节。
然而,建立农业生产乃至供应环节的“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目前看是实现现代农业的一个必经之路,如果生产、供应这两个链条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化、电商化,那么“互联网+农业”最终只是一个跛脚的工程。
把互联网与农业生产和供应环节结合起来应有一整套的体系建设做基础,这种建设最好是由各地政府牵头做引导,利用现有的、可信赖的互联网基础数据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对基础的农业生产环节生产资料信息逐步架构。政府作为推手将一些有资质、信誉好、科技较为先进的生产资料生产企业率先纳入互联网诚信体系中来,并推动生产环节的电商销售平台搭建,建设一个完善的、可信赖的线上线下直销模式,让农业在生产环节上直接受益于互联网。
“互联网+农业”不是简单的将农产品与网络销售简单的拼凑起来,“互联网+农业”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个新的尝试,只有将农业链条上每一个关键的节点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离 “互联网+农业”的实现才真的不远了。
当我们不把农业当成一个深藏的巨大物质金矿来开采,而是将它当做自己的孩子或自留地一样来哺育、灌溉的时候,金子到处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是“农民”,这才是“互联网+农”。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