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1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12年8月17日,由CHEMBA(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林管理学院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合办EMBA项目)校友会明岭基金会和中国营销资源在线联合主办,精确市场研究集团特别协办的第17期21CMO研讨会“快乐公益?从营销视野践行公益”在广州越秀区心友汇高端私人会所举行。
在台风来临的恶劣天气下,明岭公益基金会副主席梁旭朗、广州拜客负责人陈家俊、爱聚公益创新机构负责人安猪(余志海)、广州脑瘫计划发起人黄莉、CHEMBA校友会会长、“营销领袖走进高校”发起人段传敏和盟成品牌管理机构合伙人刘春华、奇程网董事韦干等依然准时出席,共同探讨如何从营销视野践行公益。
此次公益研讨会,由黄莉担任嘉宾特别主持人,嘉宾们积极地分享了自己所做过的公益项目,遇到的问题,以及项目的运作与营销等议题。大家各抒已见为如何从营销视野践行公益出谋划策。
公益行为如何造血?
主持人黄莉:很高兴担任这个议题的特别主持,我本人也是这方面很有兴趣,也在进行一个小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有很多的心得。本次活动的主题希望能从营销的角度打造更好更快的公益,各位对公益的持续前行有何高见?
安猪(余志海,爱聚公益创新机构负责人):我也是从商业公司出来做公益的,我个人不是特别的认可单纯的靠筹款、捐款支持我的运作,因为你依靠别人的善意是不可预期的,很多的时候,他们看到更加悲惨的,就不会给你,因此是不可持续的。我从2006年出来的时候,我就想到做社会企业,要有自我造血的能力,要养得起优秀的团队,依靠专业团队生存。
段传敏(CHEMBA校友会会长、“营销领袖走进高校”公益系列活动发起人):我是研究企业的,中国公益组织的成长,相对于很多行业而言是落后的,相对于企业来讲更加是落后的,也有国家政策的限制。现在的公益组织是层出不穷。其中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自身的专业力的问题,比如我们捐献了一所小学,后来发现别人贪污,很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很多的组织缺乏持续的运作能力。一是募捐的能力,二是变成企业的能力。募捐的能力取决于很多方面,例如产品设计的能力,营销的能力。如何将组织从松散的团队变成训练有素的团队,就涉及到组织训练有素,还要调动外部的资源,这是还有力的组织,有钱还要有人。我们要探讨的是,这样的组织,怎么样去持续的运转。
第三个问题,如何让周围的人,感觉到没有压力,谈到农民,谈到孤寡老人和失学儿童和离散家庭的时候,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推广会,不让大家觉得心理沉甸甸的,不要让别人觉得不募捐就像犯了十恶不赦的罪一样,要通过方法让更多的大企业进来。
梁旭朗(明岭公益基金会副主席):我个人的感觉是,公益和营销结合是比较紧密的。有的时候我们认为公益不能当做生意来做,否则就太功利了,但是运营公司要商业模式,企业运转甚至是公益组织运转有清晰的概念,这样才能可持续造血,这是不能不去谈的,仅仅一腔热血到最后做不好。我们探讨明岭基金会的时候也在想,很多人疼都有的爱心和资源,也有自己的能力,甚至包括金钱也好,时间上也是一个资源,他们都愿意投入,但是所有良好的资源,如何变成公益放在一起,形成造血的功能。
陈家俊(广州“拜客”负责人):公益就是营销,不是用营销做公益,实际上公益就是营销,我就是希望将这种观念传递给大家。拜客的模式不是捐赠或者是施予,我们更多的是倡导,推动政策的转变,或者是绿色出行。拜客是促进绿色出行,促进广州的交通形态的形成。我们用时尚的方式,更加强调营销。我觉得做倡导的需要营销或者是筹款需要营销,做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营销的理念,因为好的观念应该传递给更多的人。
点评:公益不能当做生意来做,否则就太功利了,但如果公益没有商业化或者是商业模式,那么公益就只是一个简单的钱财资助项目而已。而当确定商业模式后,公益就要和营销结合,也就是资源的整合,例如公益也需要做推广。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善于利用媒体的资源,寻求适当的方法影响到高层的人员,把资源整合在一起,善于借力,更好进行沟通、推广。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