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0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坚持以转型升级为目标,在培育千亿产业中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方略,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一是增强产业竞争力支撑转型。壮大优势产业。发挥我县机械产业的优势,以建设“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为契机,重点发展输变电设备、建材机械、锻压设备、电梯部件、新材料等“五大重点板块”,积极发展电子信息、铁路配件、船舶配套机械、新能源装备、农业机械等“五大培育板块”,以千亿产业、百亿板块、十亿企业、亿元项目为抓手,建立海安县重点培育大企业库,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实行“一企一策”重点扶持,加大各类资源、各种要素向优势企业倾斜,加快形成1个200亿元、7个100亿元、2个50亿元的重点特色板块,努力打造沿海千亿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提升传统产业。突出产业高端化、企业规模化和产品品牌化,着力引导企业加大先进装备和技术的投入,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资源能源利用率,加快纺织化纤、丝绸服装等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提高产品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培育新兴产业。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以天楹环保为代表的环保产业园,以晨朗电子、鹰球集团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园,以清华启迪(海安)软件园为代表的软件外包产业园,不断催生新的增长点。年内确保新兴产业项目投入超过60亿元。
二是增强企业牵引力带动转型。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推行“一企一策”重点扶持,着力化解资金、土地、用工等瓶颈制约,加大各类资源、各种要素向优势企业倾斜力度,保障各大板块“旗舰”型企业三年培育计划的顺利推进,尽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确保销售超亿元企业200家,其中10亿元、20亿元以上企业分别达18家、4家。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确保1家企业上市、1家企业报会、1-2家企业进入上市轨道。抓住国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引导和激励中小企业加大投入,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60家,总数突破1000家。
三是增强科技创新力催生转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产学研合作层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80个,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和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0个,专利申请量突破2500件。加快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步伐,加强海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华新高新技术创业园等科技孵化器建设,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0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其在信息发布、产学研对接、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全社会增加科技创新有效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新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2个。
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在推进强势招商中加速经济国际化进程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和项目带动战略,扎实有效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全面聚集大项目、全力突破大项目、全心服务大项目。
一是以超常的力度抓招商。组织更强的招商阵势。整合招商力量,选拔一批懂经济、通外语、肯吃苦的优秀人才专职从事专业招商。聘请招商顾问,建立一支层次高、领域广的兼职招商队伍。发挥海安在外能人、企业营销网络的资源优势,建立覆盖国内产业高地、境外重点地区的招商网络。着力在产业招商、企业招商、专业招商、网络招商、基地招商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高招商的实效性。发动更猛的招商攻势。主动策应上海世博会,继续主攻港台、日韩和欧美,聚焦长三角特别是浙沪、苏南等外资民资密集区,以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为模式,寻求建立“区中园”、“园中园”,主动承接各类产业转移。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字头”、“中字号”企业,集中力量主攻具有牵动力、辐射力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加快突破重特大项目。
二是以务实的态度攻项目。完善机制建项目。建立健全县级领导领衔招引和挂钩服务、机关部门帮促服务、重大项目专题办公会、月度集中签约开工、在手在谈重大项目信息汇报、重大项目与财政体制结算挂钩考核等制度,主动加强与项目业主的沟通、协调,全力加快各类项目建设进程。全年招引1亿美元以上项目3个,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要素保障推项目。强化用地保障,把有限的资源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集聚度高的重特大项目倾斜。严格执行投资强度与“亩产效益”双控标准,继续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强化资金保障,加强银企合作和项目对接,新增贷款增幅和存贷比全市领先。强化人才保障,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鼓励人才柔性流动,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海安创新创业。
三是以持久的动力建载体。科学编制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严格执行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滩涂开发等专项规划,努力提高沿海开发水平。加快沿海资源开发与利用,完成滩涂围垦3万亩,为跨越发展拓展空间。以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为重点,不断完善东区西园、特色产业园等重点园区的基础建设,大力推进“集聚、集群、集约”开发,强化“商务、政务、服务”配套,促进园区向国际化、生态型、可持续方向转型升级。强化县镇联动开发,加快各类重大项目向园区集聚,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园区集聚度。
三、坚持以富民惠民为取向,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建设更具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加速现代农业转型进程。以规模化促进农业。围绕“三片四园”建设,强化项目、资金、要素集聚,努力打造以苏台农业合作园为龙头的现代农业开发新平台。积极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建设一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不断提升支柱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高效设施栽培,培大育强紫菜、水产、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年内新增设施栽培面积1.5万亩,建成千亩连片设施栽培村3个。以产业化壮大农业。更多地吸引“三资”投入农业,推进蚕桑、畜禽、紫菜等传统产业升级。全年吸引“三资”11.4亿元,新建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20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品牌化提升农业。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力度,加快林果、蔬菜、稻米等有机农产品发展,力争在有机农业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加大新型农民转岗力度。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建立健全培训促进就业、就业带动培训的运行机制,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全年培训农民7500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000人。弘扬创业致富观念,鼓励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二次创业,实现由劳务型向创业型转变。全年净增个体工商户3000户、私营企业1600家。开展土地“双置换”改革,鼓励农民弃宅进城,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三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转变步伐。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工程,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突出垃圾清理、污水处理、绿化造林、秸秆禁烧、畜禽粪便禁止直排等重点,有效控制大气和水体污染,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加大农民集居区建设力度,加快建成一批乡村风情浓郁、功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舒适的新型农村社区。
四、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动力,在打造特色商贸中加速服务业集聚化进程
以构建与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体系为目标,以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大载体为抓手,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