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6-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牟昌仁确实能干,去年收了水稻后,他在我的这块田里种上了蘑菇,两个多月就开始收获,一直收到今年栽秧的时候。仅我家的这半亩地,就收了3000多斤蘑菇。”6月22日,记者来到华蓥市古桥街道办事处古桥社区,说起带领村民种蘑菇的牟昌仁,村民李世蓉打开了话匣子。
李世蓉所说的牟昌仁一直在沿海地区务工,他于2010年底回到家乡,带领村民种植茶树菇、鲍鱼菇、榆黄菇等近10类高档食用菌。今年春天,牟昌仁又在阳和镇带领村民种植了6000多亩的食用菌和药材,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庄稼达人”。学会技术返乡种食用菌
前几年,在外务工的牟昌仁过年回家看到,家乡农民仍然延续着种田的老把式,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稻田在水稻收获后就开始闲置,一直到第二年春季才再种上水稻,稻田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成了“闲田”。
后来在工作中,他了解到所任职的食品厂,正在为一种原材料蘑菇供应不足而大伤脑筋。
“稻田蘑菇生长时间与家乡的闲置时间不是相同吗?”牟昌仁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将家乡的“闲田”利用起来种蘑菇。
于是,他毅然放下工作,拜师学习蘑菇种植技术,经过几个月的刻苦钻研,2010年下半年,学习到相关技术之后,牟昌仁带着企业的蘑菇收购订单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以后,牟昌仁把自己的规划告诉乡亲们,但是村民们对他的规划充满了疑惑,加之种植蘑菇前期投入特别大,牟昌仁带领村民一起利用“冬闲田”发展蘑菇产业的愿望落空。“对农民来说,一年的纯收入能够达到四五千元就已经不容易了,一下子要让他们一亩地拿出10000多块钱来种蘑菇,农民不愿冒险也是合情合理的。”牟昌仁介绍说。
不过,不服输的牟昌仁为了打消村民的疑惑,从村民手中承包了300亩稻田进行试验种植。同时,聘请了部分村民在基地务工,并无偿对村民进行蘑菇种植技术培训。建基地带领村民奔富路
“川东地区的冬季气候条件比较暖和,非常适合种稻田蘑菇。”在华蓥市阳和镇楼房沟村,牟昌仁指着现在长势良好的稻谷说,“种稻谷就是让农民吃颗定心丸,而真正赚钱的是收了稻谷之后的蘑菇这一季。”
看到牟昌仁的试验种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附近的很多村民纷纷找到牟昌仁,愿意跟着他学习蘑菇种植技术,并跟随他一起种植。与此同时,牟昌仁承包的300亩稻田生产的蘑菇,还不足与厂家签订订单量的一成,今年春节,牟昌仁决定扩大基地规模。
“发展稻田蘑菇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民焚烧秸秆的问题,实现废弃物再利用,而且还可以有效利用"冬闲田",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华蓥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春节后,牟昌仁在华蓥市古桥、阳和的四个村,以“基地+公司+农户”的生产种植模式,扩建基地达6000多亩。
“稻田蘑菇虽然投入比较大,但是产量也特别大,产值也特别高。”据牟昌仁介绍,每亩稻田可收获蘑菇2.4吨到4吨,每吨销售价在10000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亩可获利两三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与此同时,牟昌仁在与另外一家药材企业签订了药材收购合同之后,在合作社向村民推广旱地“南瓜+川穹”的种植模式。“农业种植,受市场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比较大,虽然合作社有订单做保障,但这么多村民能够信任我,我绝对不能让合作社1000多户村民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地还是那块地,稻田种蘑菇,旱地种药材,一亩地的收入就由一两千变成了两三万,"闲田"就变成了"钱田"。”李世蓉对记者说,没想到我这三分地也能致富,跟着牟昌仁这娃干,没错!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