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0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高收入的种菜“达人”
“有没有种菜能手?我们这里种菜年收入可达10万多元。”最近,武汉市江夏区农业局副局长冯国民闲聊时,常常补上这句话。
今年以来,不少蔬菜企业都托冯国民推荐种菜能手,冯国民自己也感叹:快成“猎头经理”了。
“一个大棚一季菜的毛收入约有1.5万元,纯赚1万元。”昨日,在江夏凡华农业公司的蔬菜基地内,菜农刘竹青这样介绍。48岁的刘竹青,是洪湖市峰口镇林沟村人。他和老伴一共租种了8亩菜地,共计16个大棚,年收入达20多万元。
在郑店街综合村,来自湖南岳阳的菜农马孝东一家人承租了云井山农业合作社的9亩地,种蘑菇年收入达50多万元。
江夏区农业局统计:全区外地菜农共有300多户,其中外省的来自湖南、四川、安徽等8个省份,本省的来自洪湖、孝感、嘉鱼等十余县市,他们大多以户为单位,主要集中在蔬菜企业的基地里种菜,人均种地将近5亩,自种自卖,亩收入多在万元以上。
据悉,以前在东西湖、黄陂等地,都有外地菜农种菜,但他们大多租用农民菜地,很少上马设施农业;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菜农走进了企业基地,种起了精细菜,赚到了“大钱”。
“复合型”菜农不一般
“蔬菜种得好,赚钱不是问题”,刘竹青说:“关键是一要有技术,二是要上设施,三要懂市场。”
二十多年来,刘竹青一直在武汉近郊种地,但需自己改良农田,投资农业设施。
而在凡华公司的基地里,水、电、路、渠、泵、滴灌、钢架大棚等设施一应俱全,企业还拖来沼液增肥,刘竹青的年承包租金仅为每亩1000元。他笑着说:有了设施,就可以种精细菜;番茄、辣椒等精细菜的收入,是白菜、萝卜等大路菜的3倍至5倍。
“把握市场也重要。”马孝东告诉记者:若贩子到地头收购,每500克姬菇的价格多为一元多钱,但若将货物送到白沙洲大市场批发,价格在2元多,而直接送到一些酒店,菇价又要上升到3元多。
企业愿意“包产到户”
既然农民种菜能赚大钱,企业为何不自己种?
江夏沛美达农业公司生产基地负责人王锋平说,企业也曾这么想,但实践下来却发现不是那回事。
去年,该企业曾雇工试种了50亩大棚精细菜,生产模式为苦瓜套薯尖。始料不及的是:人工成本太高,要占总成本一半以上。通常,男工工资100元/天、女工80元/天,50亩大棚每月工钱约2万元,一年工钱20多万元,再加上固定投资成本、运输物流成本等等,企业种菜赚不了什么钱。
江夏鼎丰佑泽农业公司总经理程自秀也认为:蔬菜种植是个手工活,投工投劳多,机械化及自动化难以派上用场;雇工多了,容易人浮于事;还得遵循八小时工作制,涉及劳保等福利待遇,这对日晒雨淋的农业生产而言,很难协调到双方都满意。
据了解,该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标准化的蔬菜基地1200亩,正准备返租给菜农种菜,每亩地将收取租金2000元至3000元。
冯国民介绍:近年该区有凡华农业、鼎丰佑泽、胜丰丰庭、沛美达、洪山菜薹等十多个蔬菜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流转土地多在千亩以上,这些企业建起现代化的菜地后,普遍希望再将菜地承包出去,当地的种菜能手缺口在300户以上。(夏永辉 董义忠 李建义 刘文军)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