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江苏省泗阳县食用菌产业菌种生产现状和对策

    发布时间:2012-04-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笔者从省农科院食用菌项目专家组获悉,我省食用菌产业菌种生产不容乐观。2012年3月10-15日,县农委安排县农科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我县农业园区、众兴、爱园、王集、裴圩等乡镇,通过实地走访、发放征求意见书等形式对食用菌生产企业、种植大户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现状与不足

      我县是食用菌生产大县,全县从事食用菌种植农户约980户,产双孢菇年栽培面积1.2亿平方尺,年产双孢菇、平菇、茶树菇等12万吨。拥有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7家,日产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100吨。我县食用菌年产值7.98亿元。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主导产业。主要表现为:

      1、产业发展快速,老品种稳定新品种不断增加

      据省食用菌协会统计,2010年我省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83.9万吨,比2009年增加17%,产值108亿元,排名于全国第5名。在10万吨以上的县有6个,比去年增加50%,年产值超过3亿元以上的县有10个(2009年为5个县)。“十一五”是我省食用菌产业突飞猛进发展的5年,2007年的国际经济危机的风波只对出口的双孢菇产生了冲击,但是在09年就得到了恢复并加大了生产的面积,目前全省的多年栽培的老品种面积不减并略有增加。如双孢菇、平菇、金针菇、毛木耳、秀珍菇、香菇、茶树菇、草菇、蛹虫草、鸡腿菇等季节性栽培品种,年产量约130多万吨。而在工厂化企业的带动下,工厂化条件下生产出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如海鲜菇、蟹味菇、杏鲍菇、白灵菇的出现丰富了我省食用菌的品种库。多品种、多元化栽培组成了我省食用菌产业结构的丰富内涵,为我省食用菌产业由生产大省很快跨入强省行列奠定了基础。

      我县是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2亿平方尺。但从2008年初,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蘑菇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下行趋势,2008年全县种植蘑菇面积缩减30%以上,总面积不足1.4亿平方尺,蘑菇种植重点乡镇主要在爱园、王集、裴圩等乡镇。据调查,当时仅王集500多幢标准化蘑菇大棚中,就有近70%大棚闲置,其它几个乡镇情况也大致如此。至2010年起有所好转,栽培品种由单一双孢菇发展到金针菇、秀珍菇、香菇、茶树菇、草菇、鸡腿菇等多个品种。

      2、政府加大力度扶持,科技投入增加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省农委将食用菌列入高效农业产业的行列,在多项科技项目上给予支持。科教处、园艺处和园艺技术推广站对食用菌产业在项目和人力上给予很多的支持。如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和省级资源开发项目、省科技支撑项目、三项工程项目、科技入户项目、科技成果展示项目、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和国家农业产业推广体系项目等。各地主管部门也加重了对食用菌产业的投入,在招商引资、工厂化厂房建设,棚室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支持。因此,泗阳现代农业产业园招引了多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成为全国知名食用菌的生产大县。省内科研院校在全省食用菌主产地实施科研项目,带动产业升级换代。近年来我县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成立了泗阳设施蔬菜(食用菌)研究中心、泗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研究中心,在泗阳推广菇菜共作的食用菌栽培新模式,对双孢菇的冬季延长生长期和鲜品的上市期提供了技术支撑。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菌种需求量增加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随着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食用菌产业对菌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全县食用菌生产形式有工厂化和季节化两种: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这些品种主要由工厂化周年栽培,品种所需的用种量基本由企业引进母种后自繁自用;而双孢菇、秀珍菇、香菇、茶树菇、草菇、平菇、鸡腿菇等季节性栽培品种,年产量约12万吨,占工厂化生产用种量的45%以上。农户季节性生产的用种大多购买菌种的第3级种,全县年用种量约2000万瓶(袋),产值3000万元。

      我县目前能生产菌种的企业仅有宿迁鸿丰果蔬、王集乐口福、爱园宗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三家,且品种单一、量只占需求量的20%,缺口部分主要从河南夏邑、沭阳等地购进,长途运输既增加了成本又增加了菌种杂菌污染的机会。

      从此次的调研中得出,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中出现栽培与种业发展不配套的现象,往往是栽培业在快速发展,而菌种业却是滞后发展,在菌业生产设备和规模及技术方面常常滞后于栽培业的发展,不仅是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薄弱点,也是全省乃至全国食用菌产业的通病。在栽培量大的年份,很多企业生产大户在生产季节都发生了抢购菌种现象。在09-10年的生产期,菌种生产户生产量较少,满足不了生产用种量的需求,农户争抢菌种,在菌丝未萌发时就争相提种,结果是菌袋破损多,杂菌污染严重,带菌的种又引发生产(出菇袋)菌袋污染,致使有些菇农遭受严重的损失。

      4、菌种业企业化运作较少,菌种生产处“三无”状态

      早在2006年农业部颁布了《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办法中对菌种生产和销售的资质和条件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我省由于还未启动菌种生产销售的许可制度,因此菌种生产销售还是处于无资质、无许可、无监管的三无状态。目前我县食用菌生产量和用种量较大的双孢菇、金针菇、平菇等品种,由于栽培季节较集中,菌种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设备设施简陋,在短时间内生产数量受到了限制。

      近年来,许多相对规范的菌种生产企业菌种管理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广大菇农也对菌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还显示,虽然84%的菇农对现在使用的菌种是较满意的,但其中又有69%的菇农认为菌种存在着种性退化,产量低和菌种含有杂菌等问题。只有10%的菇农则对使用的菌种满意,60%的菇农对菌种比较满意,有30%的菇农是不满意的。而即使是满意的菇农中也有60%的菇农认为存在菌种退化,产量低和菌种有杂菌等问题。调研的菌种厂家和菇农普遍认为菌种会有退化的情况,导致产量、质量和抗病性会下降。

      二、建议与对策

      菌种的选育和复壮、保存是食用菌生产程序中的首要工作,如果没有优良的出菇菌种,即使其他工作程序准备及管理再好,也不可能获得高产,甚至会失败。为加强我县食用菌菌种的生产、经销和管理,制止菌种差、乱、混的局面,结合我县现状应采取如下对策:

      1、强化菌种生产管理。提倡从严管理,分级经销的原则,并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全国食用菌菌种暂行管理办法》,整顿菌种生产秩序,对现有菌种厂逐个登记,考核和清理整顿,采取关、停、并、转,淘汰不合格企业,合理的发放“三证”――生产许可证、技术合格证、营业执照;建立菌种产、供新秩序,做到就近生产,定点供应,力求供销基本平衡,减少损失,提高效益;确定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骨干厂技术优势,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推广新品种;强化合同制管理,为提高菌种质量,维护菇农利益;端正菌种厂的经营思想,增强法制观念,促进菌种厂严格按照科学管理和检验程序进行生产销售和跟踪服务。

      2、不断开发推广新菇种。

      在我县现栽培的食用菌中,主要是一些老品种、旧菌株,在国内外市场缺乏竞争力,目前食用菌育种工作日新月异,我县食用菌产品要在国内外本行业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发挥泗阳设施蔬菜(食用菌)研究中心、泗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研究中心科技优势,积极引进适合我县发展,又有市场前景的新品种、新菌株,通过试验示范不断地推广新菇种和新品种。

      3、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栽培原料。充分利用我县农业废弃物,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要求食用菌栽培新模式,认真做好金针菇菌渣在蘑菇生产上循环利用工作,继续开展“科技入户”、“三新工程”,推广反季节栽培、周年化生产等新模式,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节本增效,促进增收。

      4、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江苏华绿、宏源菌业、鸿丰果蔬为龙头,合力开展技术攻关等研究,做好产品加工、包装和储藏、保鲜技术的应用推广,力争在棚型改造、病虫害防治、提高单产效益等方面取得突破。扶持发展蘑菇加工产业。在农业招商、农产品加工发展时,鼓励支持和发展蘑菇加工产业,以满足规模生产新的发展要求,保障蘑菇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菇棚设施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鲜范围。积极争取将规模经营户蘑菇棚列入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鲜范畴,并对保费给予财政贴补政策,以解除菇农的后顾之忧;支持购置蘑菇生产机械化设备。参照省农机补助办法和标准,对添置蘑菇生产所用的稻草困扎、切碎、翻堆机械、加温设施、工厂化培养料生产等,给予财政贴补。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