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6-1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麦当劳,成立孩子们的快乐王国,用变幻穿起永恒。麦当劳的红底黄字M招牌早已是都市的一道风景线,而眼下吃麦当劳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一种时尚。家长们甚至在私下里传授着“教子之方”:要是你家孩子不听话,或者生了点小病,你只要带他去趟麦当劳,保证比训斥和吃两片药管事的多。在大人的眼里,麦当劳成立哄孩子的地方了。
“M”??金字招牌
1955年,52岁的克老克从270万美元买下了理查兄弟经营的7家麦当劳快餐连锁店及其店名,开始了他的麦当劳汉堡的经营生涯。经过多年的努力,麦当劳快餐店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麦当劳快餐店已经遍布世界大多数地区了。
该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市场价格高达330亿美元,其中一半属于其品牌资产的贡献。
麦当劳广告案例:
(1) 指挥篇
一个穿着黑色燕尾服的少年男子手拿薯条在海洋水族馆前;
少年手中的薯条如指挥棒,鱼儿排列如乐队,和着乐曲的节奏极有韵律的翩翩起舞;
少年将薯条塞入口中;
鱼儿们贪婪地望着少年的口袋,垂涎欲滴;
年轻的“指挥家”掏出鱼柳包;
鱼儿大惊失色,四下仓皇逃命,作鸟兽散;
“指挥家”耸耸肩,开始品尝美味的鱼柳包。
以:“鱼儿”为切入,前部的优美、和谐与后半部分突如而至的惊乱和慌忙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段风格,令人略作思想后忍俊不禁、开怀大笑。对鱼儿的同情、对年轻的指挥家略略抱怨、对麦当劳食品的向往,尽在不言中。
(2) 人与狗篇
小男孩带着狗儿溜达散步;
小男孩一只手拿着一包金黄金黄、香澄香澄的麦当劳薯条,一只手拿一根薯条美美的吃;
狗儿咬住小主人的裤脚,急不可耐;
小主人取出一根薯条上下逗狗,狗儿几次跳起来却不能得;
狗儿愤愤而去;
小男孩躺在路边的躺椅上,悠闲自得地享受着薯条;
突然间闻到难以拒绝的香味,小男孩被诱惑着寻香而至;
一包薯条又出现在小男孩的顶头上方;
小男孩跳起来抢薯条,薯条却自然地向上缩,差一点点!
薯条再垂下来,小男孩再跳,又差一点点!
反复数次,小男孩筋疲力尽,望着香喷喷的薯条无计可施;
画面转到薯条牵线的上端,狗儿一只手拿着一包薯条,一只手捏着薯条的牵线,看着小主人窘态百出,不亦乐乎。
角色倒置,动物被赋予了人的思维。“人逗狗”和“狗逗人”相得益彰,结局令人抚掌大笑。创意人员童心未泯,看后让人拍案叫绝。
(3) 强强篇
麦当劳餐厅整洁明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两周岁的小强团团坐;
强强拿薯条当指挥棒;
奶奶喜笑颜开,奶奶认为强强会成为音乐家;
强强认真读着说明书;
爷爷大笑开怀,爷爷认为他会成为大学教授;
强强把面前的盒子堆积如小山;
斯文的爸爸会心一笑,爸爸认为他会成为出色的建筑师;
一家人望着强强欣慰的笑;
强强一只手捧着一包薯条,一只手捏住一根往嘴里送,露出快乐,幸福,纯洁的笑。强强呢?他只认为麦当劳的薯条好吃。
在西式麦当劳餐厅营造了一家三代温情脉脉、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天伦氛围,其乐融融。来自异域的麦当劳和我们的心如此贴近,仿佛与?熟的小巷中悠远绵长的叫卖声同出一辙。
(4) 教育篇
小强忙忙碌碌的在厨房调理各种美味、色泽靓丽的食物??小强的爷爷从小教他作香脆可口的食物;
柜台前的小丽笑容可掬,收付款麻利、亲切??小丽的爸爸教会她快速清晰的算帐;
麦当劳餐厅前,小红将顾客往里请,热情洋溢,举止大方??小红的妈妈从小教她热情待人;
小明手持抹布,认真试察着明亮可鉴的玻璃-小明从小就学会了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
麦当劳餐厅里的小强,小丽,小红,小明全家福绽放出青春、充满活力的笑容;
在麦当劳,您能享受到最全面、最优质的服务;
这则广告充分传达了麦当劳服务浓浓的人情味和尽善尽美的 特质。麦当劳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消费个体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千千万万中国父母对女子的悉心教育赋予了麦当劳最优秀的服务。麦当劳的成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麦当劳广告创意分析:
麦当劳是亲切、欢乐、值得信赖的代名词。这是公众对麦当劳品牌识别所形成的综合印象,也是麦当劳维护与消费者忠诚关系的纽带。所有的传播必须体现这种精神的实质。一旦偏离这一轨道,就会招来非议。
麦当劳两个阶段创意方向、风格、主题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指挥篇》、《人与狗篇》自然充满了创意人非凡的灵感和幽默,但尚限于为观众讲述两则诙谐、纯真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小故事,仅仅传达了麦当劳“美味”的信息。麦当劳的“本土系列”则迈出了市场营销中逼近消费者的一大步。它直接针对目标受众,充分传达了一种根植本土、溶于本土、与中国消费者血脉相连的意念和信息。麦当劳和中国的老百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麦当劳和我们血脉相连。在这一点上,“本土系列”所要表达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信息传达”的意义。
“消费者中心”的口号在营销、广告界喊的正响,对创意人员来说,决不能停止于喊喊口号而已,因国度、文化、性别、年龄、喜好,因各种各样的细碎的事物分割开来。我们首先必须尊重和熟悉目标消费者、消费市场的文化心理,在其基础上才有可能作出优秀的创意。麦当劳“本土”系列创意显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走走在了前列。
麦当劳最新推出“麦当劳智力打比拼”促销活动。袖珍塑胶的薯条、汉堡、可乐等麦当劳食品被做成可以拆了装、装了拆的玩具,广告攻势上更打出“比一比,谁更快”的口号。君不见从麦当劳走出来的小花朵们人手一只,个个欢呼雀跃的拆装的正欢,“本土温情”已经彻底从文化上和中国的消费大众完美的沟通,在促销活动中更心思灵巧的理解和对于童心的研究能够如此这般深入人心呢?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