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食用菌市场
发布时间:2011-02-18 浏览次数:70
食用菌市场,一直是广大从业者的关注重点,但又一直无人专门做此研究。食用菌是个新兴产业,被消费者的认知度与传统农产品相比偏低,尽管运用现有栽培技术可以产出30多种食用菌,但多数消费者也仅仅了解平菇、香菇等少数常规品种。
我国的食用菌市场,自上世纪80年代的不起眼,到如今的食用菌专柜,进步很大。如今,各大超市、蔬菜市场,食用菌产品虽不能说琳琅满目,但也有10个品种左右,消费者的目光不再惊奇。至于价格,食用菌仍是一路走高。这是农产品不断涨价带动的结果,也说明人们对食用菌的厚爱,随着原材料及人工等生产成本不断上涨,食用菌的价格仍会继续走高。
食用菌大生产者如何进入市场,并能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风云?笔者提出下列观点。
第一,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必须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食用菌企业,从投资几十万到数千万元,做的最短的就是“多管齐下”,即多品种上马,指望“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企业,寿命很短暂。原因就是:他们寄希望于“无论哪个品种赚钱都有我的份”,却不知:大生产者的产品进入市场尤其是低端市场后,面对的竞争者是千万户菇农,他们的生产成本很低,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如果一个大生产者没有自己的主导产品,很难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第二,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永远是替别人做市场。为何有的企业迄今仍愿意为他人打开市场?说到底,就是没有品牌意识。其思维很简单:舍不得诸如商标设计、申请、宣传等费用。这种“买得起猪肉,买不起葱花”的做法,令人费解。
第三,均衡应市,是赢得消费者的最佳招数。食用菌市场,能否做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是关键的制胜法宝。做到这一点尽管有一定难度,但只要运筹合理、方法得当、措施配套,应该不是很难的事。关键还是决策。如果有一个或几个品种的产品能够均衡应市,商家舍我其谁?尤其是生产淡季,几乎没有竞争者。
第四,人无我有,人有我鲜。比如有机蘑菇,市场价位是普通产品的3倍,属于放心健康食品,消费者竞相购买。有机产品是食用菌的发展方向,尽管发展需要的时间较长,但却是个消费趋势。一旦认清形势,即应高效运作,抢占市场先机。此外,富硒食品被视为“抗癌食品”,市场价值不可低估,但至今尚未推出真正的“富硒蘑菇”,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第五,不断研究,发展新品种。如今人们在追求健康饮食的同时,求新意识上升,并且由于新品种的观感、口感、营养组分等均较常规品种有所提升,故可博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就需要企业不断进行开发研究,才能不断推出新品种,获得高效益。
第六,质量是第一生命线。无论投资规模大小,还是主导产品的珍稀程度,只要进入市场,就必须接受消费者的检验。不少产品被市场拒绝,被淘汰出局,说到底就是一个内在质量问题。再就是农药残留问题,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屡屡受阻、国内市场被强令下架等,多因农药残留等问题所致。因此,即便是消费者无法检验,也应规范生产,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健康,实际上也是保护了生产者的长期效益,也是保护了整个食用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