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8-22 浏览次数:298
在全国9座大中城市兴办企业11家,日产白金针菇超过20吨。
本报讯(记者钱健铭)上月,永泰人在上海办的食用菌厂正式投产出菇,每天向当地市场提供鲜品白金针菇近2吨。短短3年时间,永泰人在包括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在内的全国9座大中城市兴办的食用菌企业已达11家,日产白金针菇超过20吨。
1994年,永泰人何丛林与福建农林大学教授黄毅合作,开办了永泰县第一家工厂化食用菌厂,掀开了永泰县作为食用菌大县的序幕。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永泰一度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工厂化白金针菇生产基地,福泰、樟泰、亚泰等全县5家企业日产鲜菇达10吨以上,在全国各大农贸批发市场均有固定销售摊点。
从2002年起,永泰人开始在全国各地办食用菌厂。福泰厂的何丛林率先将企业延伸到北京,投资500万元,在京城郊区办起了北京维得鲜食用菌厂。随后,樟泰厂的詹位梨也分别在沈阳和武汉办起了食用菌厂。据统计,省外的这11家食用菌厂总投资达2000万元,年产值2400万元。一些企业在当地已占有相当份额。
持续旺盛的生产形势,对当地市场的消费也起到了引导作用,从而培育了固定的消费群体。广州市场在1994年时一天销量不过几十件,现在已猛增至五六吨。
省外食用菌厂取得成功的因素,大致可归结为三条。一是电价。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需要低温,耗电很大,电价占生产成本的1/4。省外的电价明显优惠得多,如上海对食用菌产业执行农业用电,每千瓦时仅0.28元,武汉为0.435元,北京为0.48元。
二是原材料采买成本。食用菌生产需要数量极大的棉籽壳、麦皮和玉米芯,这些原材料都产自北方。以棉籽壳为例,每0.5公斤在北方只卖1角多,但到了福建就将近4角,相差3倍。
三是运输成本。因为白金针菇消费市场主要在粤京津沪等大城市。目前,公路运费运至上海每件(20公斤装)10元至15元,航空运费每件24元。对一家日生产达2000至4000公斤鲜菇的企业来说,运费相当可观。
据福州市食用菌行业协会秘书长陈秀娟介绍,目前国内大城市珍稀类食用菌市场十分看好,可以说是“越贵的卖得越好”。永泰县食用菌办主任曾洪挺也说,目前已有部分永泰人将目光转向其他品种的珍稀食用菌,部分新产品已开始小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