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全国第十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 化发展论坛”将于今年十月在天津开幕。工厂化生产食 用菌可实现质量稳定、产量稳定、价格稳定。随着食用 菌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欲寻求生存和发展,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然而要经营好 工厂化食用菌并没有那么容易,经营者该怎样把握好方向, 让“船”顺利驶向远方呢?

1新机械生产代替人工生产将成发展趋势

木生菌类
  目前在袋式栽培工艺中,净化环境下流水线接种、重叠式培养架等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而近来袋式接种机的问世,破解了工厂化袋式栽培的瓶颈,将 对瓶式栽培带来一定的冲击。目前已经有企业在进一步完善袋式接种机械,以追赶瓶式栽培速度。
(1)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开发出适合袋式固体、液体、枝条菌种的自动接种机。不少核心技术已经申请国家专利。他们还开发出防止搅拌过程中培养料酸化的防酸败搅拌机,“V”型搅拌发酵培养系统,电脑程序控制全自动灭菌出锅系统;连续液体菌种发酵系统等。
(2)漳州兴宝食用菌机械。经过20年的拼搏,最近转向深度开发适合袋式栽培的菌类机械设备。
(3)龙泉开发出日产3万包香菇菌棒的生产线,已在一些企业运行,比冲压式机器微孔破损率低很多,获得好评。
(4)浙江、福建两家企业,仿照韩国,开发出“S”型行走、可移动床面的栽培架,产品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员工只需要坐着就能够完成采收工作,提 高了安全性和效率。这项技术有望从食用菌产业延伸到蔬菜立体栽培。
(5)小规格塑料瓶栽培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中国塑料瓶口径越来越大;而日本栽培瓶口径则有变小的趋势,主要是由于包装员工越来越难找,产品小型化 可提高包装效率,加快培养过程栽培料散热,提高同步性。
(6)减少用工量,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昌高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最近引进日本技术,开发金针菇产品不称重栽培模式,日产8吨只需要28人。
(7)福建农林大学菌物中心研制成功的V2.0菇房环境控制系统,是采用新思路、新方法,使控制系统特别是湿度控制更加稳定,寿命更长。
草腐生菌类
(1)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占地1 200亩, 总投资12亿人民币。拥有31条发酵隧道及144栋空调种植房,是目前国内较有影 响力的双孢蘑菇工厂。
  公司全套引进欧洲三次发酵设备工艺以及美国菌种和保鲜技术,实现从菌种、 堆料、栽培、保鲜到深加工一条龙式全产业链覆盖。年产4.5万吨双 孢蘑菇,1万吨速冻蘑菇以及1.5万吨罐头等深加工产品。目前,国内双孢蘑菇总 量达9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罐头产品。该企业正式投产后,鲜菇产品将会辐 射到 经济发达沿海城市。长江流域传统栽培模式或将逐渐退出蘑菇市场。
  双孢蘑菇远途运输褐变难题还未得到完全解决,因此远离长江三角洲的地区还有发展双孢蘑菇栽培的空间。一旦利用杏鲍菇废料工厂化种植双孢蘑菇 开发成功,也许其会发展为另一套中国式双孢蘑菇栽培系统。
(2)荷兰Chrisitaens Group(科瑞斯蒂安集团)是欧洲着名的生产双孢蘑菇机械的企业,已成立 中国分公司。本着“欧洲标准,中国制造”的理念,是致力于提供双孢蘑菇全套设 备、提供全程技术指 导与服务的“交钥匙”工程的企业。国内蘑菇生产企业不用再支付额外的40%左右的运费、关税及增值 税。
(3)浙江青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致力于食用菌产业,其大型制冷机组在厦门“如意”等两家大型金针 菇企业得到应用,是国内第一家到欧洲蘑菇节上参加展览(2013年)的企业,回国后短短几个月,就开 发出适合双孢蘑菇栽培工况的空调主机。

数字食用菌生产效益高

  目前国内不少企业食用菌生产仅停留在模仿阶段,没有以管理工业的视角来看待农业工厂化生产,没有将企业栽培全过程中的每一节点再细化, 量化 成具体的数字,依靠数字进行行政、技术运行管理,因此产品产量、质量难以提升。很少有企业分析原料的物化性质,测试培养基含氮量,量 化栽培容器内最佳填料 量、密度、培养过程生物量的积累,没有培养成熟度量化指标。企业缺乏数据依据,只能说是在低水平盲目生产。
  而朵朵鲜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管理做到极致,是行业后起之秀,该公司对每一栽培包填料都进行称重。环境卫生是企业生命线,绿雅(江苏) 食用菌有限公司日生产数十吨杏鲍菇,有990间菇房,似行业中的“故宫”,而生产井井有条,地面极其干净,超出想象。

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共同致富

  菌包供应中心模式  福建古田有新的创新,全县出现52个专业菌棒灭菌、烘烤中心。将最难、最繁重的工作全部交由厂家完成。每一香菇或者银耳 菌棒收费0.22元(搅拌、灭 菌、送到农户接种室),接种管理由农户自行完成。 每菌棒企业仅获利3分钱。银耳烘干每千克厂家收取费用0.25元,出现 双赢的局面,值得各地效仿。这种社会分工的细化,将给我国非工厂化栽培多品种,提供 提升的途径。这种自发食用菌行业组织活动形式,得到进一步 提升。
  公司、农户捆绑一起  山东惠德农产品有限公司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袋式栽培金针菇企业(日打包量7万包),2008年投产,年袋均产量稳定在400克。 在全国袋式栽培纷纷退出市 场之时,该企业依然岿然不动。其原因在于:公司分成三大分公司,分别为栽培中心、菌包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栽培中心 目前菌包日产量为7万包,30个小菇房 分别由30个小老板承包,小老板自行组织员工管理,全年一个协商销售价格,风险各自承担。 在诚信基础上,各 自核算,相互协调,共同致富。两年来产量、质量稳定,小老板个个喜笑颜开,这是食用菌行业创造双赢的创举。惠德成功的另一理念:只有将企 业环 境卫生当成企业生命线看待,才有企业的蒸蒸日上。

工厂化生产需要延伸产业链

  杏鲍菇、金针菇废料进行生物再转化  在近两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漳州杏鲍菇小企业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当地种植双孢蘑菇的历史延伸了 杏鲍菇栽培的产业链条。将杏鲍菇废料种植草菇,草菇 废料种植双孢蘑菇,再作为有机肥回归自然,每一废包销售价格高达0.25——0.38元。必须指 出:目前杏鲍菇废料种植双孢蘑菇,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季节 性生产,而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依靠制冷设备进行环境控制,有些问题还亟待解决,蕴藏新的商机。
  产品加工市场低迷,产品雷同,有的企业已开始尝试进行初加工。如何生产能代替小部分“斜桥榨菜”,成为家喻户晓的早餐食品的产品,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发展建议

  2013年食用菌行业经历了一些风风雨雨,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边缘,整个行业境况萧条。分析鲜菇市场价格下滑原因,厂家过多,生产量急剧 增加,市场难以消化,以及消费环境的变化。出现的行业新趋势:非工厂化栽培品种逐渐向设施化栽培靠拢,如香菇、黑木耳等;新机械生产代替人 工生产成发展趋势;数字食用菌生产效益高;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共同致富;产业链延伸。
  2014年是雨后晴天,还是暴风骤雨?建议采取应对措施:
(1)依靠数据生产食用菌,提升企业运行质量;定 好位,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区域性品牌;避开价格低谷制定生产计划,与经销商建立唇齿相依的关系。
(2)所有大企业按生产菌类,轮流坐庄,抱团分析市场走势,按比例协商减产;开发多品种菌类,延长产业链,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3)新建企业应控制规模,可学习山东惠德农产品有限公司模式,设菌瓶制作中 心,栽培多个品种,进行分散承包制管理(栽培架),避免在一棵树上吊死。
(4)无论何时,只要规模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度机械化,依靠数字化精致管理,优质、高产,与经销商建立唇齿相依的关系,建立区域性品牌,都会有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