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回答 (1)
    1. 质量高于产量。从长远和高度上来讲,我国食用菌产业正从数量扩张期向质量提升期转变。顺应市场提高质量要求强烈、数量增长空间渐小的趋势,生产单位和种植户减少用于扩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应将发展资金投入到提高生产质量、改善生产设施条件上来,要走绿色产业路线,逐渐走上标准化、设施化、工厂化、绿色无公害道路,以少胜多、以强胜弱、以优胜劣。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能提高食用菌产品品质、解决产品周年均衡供应、拉动食用菌餐桌经济,从而提升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水平。
    2. 强化加工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严格对原料收购、加工、经营的管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源制度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食用菌生产加工行为,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来使用添加剂。
    3. 加大食用菌产品安全监管力度。
    (1)强化投入品监管。建立完善的投入品准入制度,对进入产地的农药和食用菌投入品全部进行登记和清查,公布禁用农药名单和推荐药品名单,对假、冒、伪、劣等不合格投入品坚决清除出市场。
    (2)加大抽查检测力度。对食用菌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加大检测力度,确保食用菌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出口食用菌产品,采取企业自检、检测站抽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核检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坚决杜绝问题产品上市销售。
    4. 建立健全预警通报与应急体系。地方政府能根据产业监控监测结果和质量安全状况,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对农兽药残留等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发布预警通报,提出整改方案并采取相应纠偏措施。建立食用菌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5. 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现在通过农业物联网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可准确地监测种植环境,并对环境参数的波动进行预警,同时可随时追溯历史记录。做到输入或扫入编码即可查清生产企业或基地生产者,一旦出现问题,可逐级溯源问责。
匿名   回答于  2022-03-04 10:53   
我来回答

我来回答:

参考资料:
 
登录后回答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并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回答。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