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菌业先锋

    师秋菊:用食用菌带领村民致富的领路人

    发布日期:2018-01-26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河北省辛集市田家庄乡木邱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农村科技致富女带头人,她就是木邱食用菌种植协会会长——师秋菊。走进师秋菊负责的兴赢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大棚,一排排蘑菇大棚排列得整齐划一,一垛垛码成一米多高的菌包上已经长出了不少蘑菇,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分级,一派繁忙景象。
    看着刚刚采摘下来的“小黑平”,师秋菊笑得合不拢嘴。好蘑菇自然有好销量,每年一到蘑菇成熟的季节,来自北京、天津、沧州等地的客商都会主动上门拉货。
    师秋菊是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因为家庭贫困,很小就放弃学业回家务农。不过生性倔强的她并没有被当时的困难吓倒,而是下决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命运。1991年,师秋菊与同村的一位小伙子喜结良缘,也正是在那一年,她第一次接触到了食用菌种植——这个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事业。她的丈夫曾经在一个食用菌培训班上学到一些食用菌栽培技术,在丈夫的影响下,夫妇俩开始了蘑菇种植的创业历程。 
    然而,创业是艰难的。1992年秋季,他们利用村里一个干涸的废弃池塘,建起了第一个蘑菇棚。当时的棉籽壳0.12元一斤,菌种是自己培育的,成本虽然很低,可他们也不敢多种,只装了300斤棉籽壳的菌棒,占了1.5分地。没想到刚种上蘑菇,一场罕见的大雨就倾盆而至,蘑菇棚被水淹了,菌棒全打了水漂,乡亲们一起干了一天,才将菌棒打捞上来。棚子修整好后,夫妇俩几乎住到了棚里,精心呵护着种植的蘑菇,毕竟这里寄托着他们的全部希望。幸运的是,到了收获的季节,蘑菇长势不错,效益也出乎意料的好。 
    接下来的几年,师秋菊和丈夫在蘑菇种植上不断摸索,在院子里和门外的空地上新建了两个大棚,菌棒由原来的300斤增加了十几倍,成为了旁人眼里的行家里手。但师秋菊不满足现状,她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尽管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经验,但师秋菊觉得自己的技术知识还不够全面系统,一些技术难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旦规模种植遇到了困难,损失绝不会是小数目。正当她为此而苦恼时,辛集农函大1998年在木邱村建立了函授站,又恰好开设了食用菌种植专业课程。师秋菊第一个跑去报了名,课堂上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课下,她废寝忘食,总结记录,并将所学到的新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一年后,她掌握了过硬的食用菌种植技术,顺利地拿到了农函大结业证书,并被评为“优秀学员”。种植技术上的飞跃带动了蘑菇产量的提高,当年她家的蘑菇收入较往年提高了20%以上。 
    1999年,木邱村为适应发展需要,在村东规划的一片农田建立了经济开发区。师秋菊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会,在开发区承包了3亩地,建起了6个蘑菇大棚。这次扩大种植面积,不仅给师秋菊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更让她成了远近闻名的蘑菇种植大户、致富能手。 
    致富后的师秋菊没有忘记在自己最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的乡亲们,她把十几年来积累的、连同在农函大学到的种植经验、管理技术写到纸上,并自费印刷,发放到了各家各户,供村民们参考学习。在她的带动下,一座座崭新的蘑菇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蘑菇种植在师秋菊的倡导下成为了木邱村的主导产业,村民收入提高了,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 
    在师秋菊的带领下,木邱村先后建立了食用菌种植基地、食用菌制种基地、果菜批发市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用菌制种、生产、销售产业链。2007年,她又牵头成立了食用菌种植协会,将影响扩大到周边乡镇。协会制订了统一的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标准,推出了自己的食用菌品牌,并免费为菇农提供包括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包销产品在内的一条龙服务,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降低了种植风险。由于实行了统一管理,产品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产品上市后,价格比其它地方高出近三分之一,而且必须提前预定才行。此外,他们的蘑菇品牌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市场,摆上了高档超市的货架,师秋菊夫妇也被村委会授予“致富带头人”称号。 
    近几年,师秋菊带动附近村民大力发展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共同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今年,师秋菊的女儿又帮助合作社拓宽思路,开启了新的销售模式,除供应各大市场外,还为市民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当天采摘的新鲜蘑菇。
    在师秋菊看来,这些菌菇无公害、需求大、价格稳,是适合村民创业的产业。她打算继续将食用菌种植项目做大做强,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菌类,从而真正使菌类种植项目成为惠民、富村、强镇的好项目、好产业,让食用菌种植项目成为助力乡亲们致富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