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工厂化文库

    健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食用菌产业

    发布日期:2017-01-03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中国正处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农业的崭新历史时期,在全球正处在大动荡、大分化、大调整的关键时刻,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这是全国人民最最关注的大事,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党中央的英明正确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获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实力全面发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但离形势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还须要作巨大的努力。
        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取得的成绩与世瞩目,从解放时的少数山区农民靠从野外采集的副业,发展成为在生产规模、产品产量、产品品种均占世界第一的生产大国,产值超过了传统产业茶叶和蚕桑,成为不少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
        然而,我国还不是食用菌强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至今还没有能够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正式列入地方发展计划的也不多。这是为什么?是食用菌产业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吗?我们的结论是明确而肯定的,不是!
        历史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还没有食用菌产业,是恩师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娄隆后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积极向中央领导及相关部门推荐食用菌的巨大发展潜力,应重视食用菌事业,为民造福,为国家出力。建议得到大力支持,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从此开始逐步建立和发展。没有创新的精神,没有远见和重视,就难有中国今天的食用菌产业。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全国食用菌协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在我国各个行业,包括农业,都是少有的。我国从事食用菌工作的单位分散各地,各个部门,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直到全国各地农民,通过全国协会、各级协会经常互相沟通交流,能够得到政府支持,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下一部工作,协调工作,一直坚持到今天,这虽然不是今天的新鲜事,却仍然是具有生命力、符合新形势的一种创新模式。
    一项大事业,一个大的新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没有得力有效的组织领导是很难实现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科技创新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1、 食用菌菌种的应用,使食用菌由靠到深山老林的自然经济,转变成为人有了一定主动权的生产型经济,这是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
        2 、 食用菌培养基代用料的应用使我国食用菌生产实现了最重要的突变,除了节约了大
    量的木材消耗,并由此带来的各项作用以外,从此人们开始可以通过培养基的配制来调控食用菌的生长和发育,使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方式实现了又一次重大转变。
        3、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多样,食用菌资源丰富多样,由于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人工能规模生产的食用菌种类多,这也是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特色和优势。
        4、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出现,使食用菌生产进一步摆脱主要靠老天吃饭、主要靠体力劳动的被动局面和落后面貌。但是,成效不尽人意。我国较早就引进了多套草腐菌、木腐菌食用菌两大类型先进的工厂化全套生产技术和设备,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处在费力地追赶过程之中,设备的模仿和小改小革,工艺相差更远。
        为什么我国食用菌产业能较快发展成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而难以成为食用菌生产强国?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产值在种植业中的地位已举足轻重,却还没有能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历史的回顾告诉我们,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是产业、企业保持发展优势的保证。大创新,大发展,大进步,小创新,小发展,小进步,没有创新,发展就停滞,甚至倒退。党中央反复号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改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规模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正是有重大创新或重大突破的时期,要想把我国尽快建设成为世界食用菌强国,改变至今仍是“菜篮子工程”项目中的子项目的局面,就必须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的大力开展科技创新。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开拓创新
        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要想科技有大的突破,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一、 食用菌产业不是种植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食用菌产业的生产对象是食用菌。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有本质的不同,工业产品是由人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者用人制造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出来的,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得到较好的发挥。而农产品则是依靠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生产出来的,人的作用是为生产对象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必要或良好的环境条件产,人的作用是辅助的,这就要求对生产对象的生长发育过程、特点、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尽可能深入的了解,食用菌生产也不例外。
        食用菌产业的生产对象是食用菌,食用菌是微生物。食用菌与其它生物,植物和动物都是有生命的生物,生物有共性,同时又有各自的特性,特性是区别、是特色。我们认识事物既要重视它们的共性,同时也必须重视它们的个性,不能混为一团。
        分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分类是一门科学,正确的分类能帮助人们
    正确的认识客观世界,找出客观规律。相反,不正确的分类则会产生误导作用,甚至妨碍事物的发展。
        食用菌是微生物中的大型真菌。起初,人们对食用菌还很不了解,按照它主要是作为餐桌上的一种佳肴,把它划归蔬菜类是有原因的,但到今天我们仍然坚持它是种植业,就有害而无益了。
    种植业的生产对象是植物,植物有叶绿素,能吸收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水、无机元素等无机物,合成五光十色的生物有机物,它的最要特点是光合作用的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种植业的生产技术就是围绕这一特点制订和进行的。
        食用菌是微生物,它的生理特点与种植业的植物不同,它的体内没有叶绿素,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太阳能,不能将无机物直接合成生物有机物。食用菌的生理特点与植物正好相反,是通过对生物有机物的分解,从而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应该围绕这一特点制订和进行的。
        食用菌产业和种植业两者有巨大的差别,人为将它们划在一起,首先在观念上造成了混乱,进而给生产实践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在具体技术上不恰当的套用种植业的概念和方法,在观念上极大的影响了对食用菌特点的认识和发挥。
    食用菌不是绿色植物,食用菌产业不是种植业。食用菌是微生物,食用菌产业是急得建立和发展的微生物产业、发酵业,是我国首先创导的“白色农业”。(详见有关“白色农业”及现代大生态农业的材料。)
        解放思路,转变观念,重新认识食用菌,重新认识食用菌产业,这是突破,也是创新。
        二、 全面开发食用菌的功能
        人们对食用菌的认识是从它的子实体的实用价值开始的,这也是它被列为种植业的主要原因。人们重视和发展农业生产,一是利用它的产物,二是利用它的功能,或者两者兼有。现在的食用菌生产只利用了食用菌能生产子实体的功能及其产物——子实体(又称菇子),而没有看到食用菌能较好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这一潜力巨大的功能。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们花了巨大的代价才逐渐认识到遵守生态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生态规律有两大重点,—是生态平衡,这是前提条件,二是生态循环,这是要求。建立循环经济是生态规律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循环经济的必然结果。
        生态规律是地球特有的规律,是与生命活动密不可分的。地球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生物群体及其周围环境条件组成的。农业是地球生态系统下的子系统,也是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然必须遵守生态规律。然而时至今日,农业生产仍在严重违背生态规律,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这—深层次的根源分不开。
        人们大力发展种植业,生产了大量的植物有机物,但人们吸收获利用的种植业的产品却只占所生产有机物的30%左右,其余三分之二左右的植物有机物却主要以秸秆为主的形式长期被浪费,更严重的是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秸秆长期被浪费的主要原因和理由是,因为秸秆主要是由木质素、纤维素组成,人和动物都难以直接利用,由此秸秆的开发利用成了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秸秆的浪费及农民当前处理方法带来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秸秆量巨而又分散,现在最主要的解决办法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但效果仍不尽人意。秸秆还田实际上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来分解利用秸秆。
        现在不少部门都在设法开发利用秸秆,但是,根据生态规律的要求,秸秆开发利用的重点必须纳入农业大生态循环,这是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肯定要求,绝不可违背。
        食用菌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是较强的,作为一个微生物群体,它几乎可以分解利用所有秸秆,而且综合效益最好。食用菌产业在规模上发展潜力大,有可能大量开发利用秸秆,这也是食用菌产业的一大优势。
        当前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受到原料(木材和棉籽壳)的制约,包括原料的来源、数量、地域的限制,一些地区开始把秸秆作为代用品在设法开发利用,但种类、数量、效果有限。如果我们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进一步发展食用菌子实体生产的同时,把秸秆的开发利用作为重点,在秸秆的开发利用上发挥积极作用,一举两得,这样食用菌产业的地位还会只是“菜篮子工程”的子项目吗?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战略突破,食用菌产业很有可能成为建立和发展“白色农业”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