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菌业先锋

    宁远食用菌基地:小镇上的“蘑菇工厂”

    发布日期:2016-08-24 来源: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基地名片:

        嘉善宁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嘉善县姚庄镇清凉村,目前基地所使用的隧道式发酵设施年最大生产蘑菇培养料2万吨,可供500万平方尺双孢蘑菇生产使用,大大缩短了培养料制作周期,每平方尺产量可以超过30公斤,每公斤最高能卖到20多元。

        产业风景:

        走进宁远食用菌基地,全然不同于传统蘑菇大棚的模样,这里的菇棚没有一根稻草,全是钢筋水泥浇筑的“车间”,内壁则是清一色的保温材料,

        “这里一共有有21个出菇房,每间有420平方米。”负责人沈君林带记者走进了他新建成的蘑菇“大棚”,“大棚”室内温度比较舒适,控制在18摄氏度左右,只见这里的蘑菇长势良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再来到培养料生产场地,“大棚”室内温度比较舒适,控制在18摄氏度左右,只见菇农们正采用机械化操作的方式,进行蘑菇培养料的发酵作业。这样的方式可以先在室外将稻草、麦秆和鸡粪等有机肥混合料进行充分搅拌和预湿,然后在隧道中经过两次发酵,只需22天就能完成蘑菇培养料的发酵。而且隧道式发酵技术可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解决了传统培养料分配比不合理、发酵不均匀、培养成熟度差、杂菌严重等问题,使发酵程度达到最佳。

        传统的蘑菇大棚只能“靠天吃饭”,每年11月下旬到次年5月上旬收获,中间有半年时间荒废,而且传统手工发酵方式凭经验,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发酵不均匀,出现生料、霉变等情况,影响蘑菇产量和品质,这是嘉善菇农们遇到的共同难题。

        如何才能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如何才能拉长蘑菇上市的周期?针对这些问题,菇农们开始在大棚上面做起了文章——引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现在采用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后,就可以灵活、准确地控制菇房温度,进行恒温生产,而且基本每两个月就能收获一季。

        “我们这个技术可是从荷兰引进的。”沈君林介绍道,荷兰除了花卉外,蘑菇的工厂化生产在全世界是先进的,机械化、空调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和数字控制技术,使蘑菇种植不再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有了现代化生产的先进性。蘑菇产业在荷兰已经细分了市场,菌种生产、辅料供应、隧道发酵、发菌技术和蘑菇生产、加工等形成了丰富的产业分工。

        “以前我的蘑菇产量在每平方尺15公斤左右,批发价在每公斤10至12元,2012年用了隧道式发酵技术培养料后,每平方尺产量超过了30公斤,每公斤最高能卖到20多元,真正实现了产量和效益的‘双翻番’!”沈君林高兴地说。

        不久前,沈君林的“蘑菇工厂”还新建8间新“大棚”,每间投入近100万元资金,这些新棚的保温效果会更好。虽然投入较大,但他对前景十分看好,如今附近已经有十几户农户加入了“蘑菇工厂”,走上共同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