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菌业先锋

    汉洋食用菌:打造食用菌产销研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发布日期:2016-05-26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一、企业基本情况
        哈尔滨汉洋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始建于2013年,属于独资民营企业,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食用菌基地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分为:综合区(包括科研中心、培训中心和办公室)、食用菌加工区、制菌区、出菇区(包括现代化出菇室和露天出菇场)、废料处理场等,具有先进生产配套设备及生产流水线。 
        现有员工118人,主要科技人员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人,中级职称4人,其他专业人员2人。设置有质检部、生产技术部、供应销售部、工程部、行政部、计划财务部、生产车间及种苗培育等部门,各部门职责范围明确,管理办法科学完善。 
        多年来,公司建有10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累计带动3万余户农户种植食用菌致富,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公司的销售网络从以前的周边地区发展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并与多家企业签订购销合同。 
        二、创新生产经营模式
        公司自成立来,重视科技创新,与哈尔滨市农委食品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福建省古田多家食用菌研究所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模式,其技术平台及科研团队对本项目的圆满完成提供了保障。 
        公司为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资本、信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企业通过技术培训和成果示范将食用菌栽培技术传授给农户,将主要生产任务下放给广大农户,企业掌握和控制技术含量高的生产环节,如菌种生产、堆肥生产等,为农户提供菌种和生产技术指导。负责产品的收购和市场的开拓,最大限度地避免农户在技术和市场上存在的风险。同时,通过企业的带动,可以实现农民收入的倍增和农民素质的提升。
        三、努力整合食用菌产业上下游资源
        公司种植基地现提供5大类产品,分别是食用菌产品、食用菌技术、发酵培养料、食用菌菌种和食用菌菌糠生物有机肥料。
        近年来,公司食用菌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种植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食用菌主打产品:北方寒地茶树菇、黑土花菇一号(花菇新品种)大球盖菇、竹荪等高档菌类产品4500吨;食用菌技术:每年对黑龙江省内外1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发酵培养料:为农户提供菌菇堆肥3100吨;食用菌菌种:大球盖生产菌种1500万袋,大球盖母种试管2000支,黑土花菇一号(花菇新品种)原种900万袋,母种试管1200支;食用菌菌糠物有机肥料:每年生产食用菌菌糠生物有机肥料3100吨,肥料主要用于林木育苗床、蔬菜果树栽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企业每年不断投入巨资进行食用菌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和品种改良,便于企业在生产上快速发展。 
        下一步,公司将以发展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契机、和国家级环保示范基地为目标,打造成为集食用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食用菌产品,以人民百姓的健康事业为己任,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引领双城有机循环农业发展
        2015年4月11日,哈尔滨汉洋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双城区政府签约,正式落户哈尔滨市双城区。
        2015年11月13日,黑龙江省双城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哈尔滨市双城有机循环农业全产业链项目对接会,在双城区会展中心召开。农业部、省农委、省农科院、哈尔滨市农委、双城区党、政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中信集团、国粮集团、阿里巴巴、中国农科院、墨西哥艾特尔公司等35家国内知名企业;5家金融机构;双城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重点种植、养殖合作社、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共计近100家企业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双城区委、区政府精心筛选出以食用菌种植项目全产业链为代表的8大类,38个有机循环农业产业项目。涉及有机种养业、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有机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这些投资项目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哈尔滨汉洋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做为唯一的一家食用菌种植及科研企业与双城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北纬45度寒地、黑土食用菌种植经济带,意向投资总金额达8亿元人民币。一期投产后预计消耗利用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800万吨。改良环境及土壤板结状态的同时,可以带动周边300农户形成食用菌产业群,年产食用菌2.6万吨,产值约为2.46亿元,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1.15亿元。标志着以哈尔滨汉洋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食用菌种植项目在双城有机循环农业发展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将有效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对于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化大农业进程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文/齐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