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工厂化资讯

    杨国良:国内外双孢菇工厂化产业对比分析

    发布日期:2014-10-31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 10月22日,在天津召开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论坛上,河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教授杨国良就目前国内外双孢菇工厂化产业进行了对比分析。

    河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教授杨国良
        杨国良教授介绍,近年来,我国劳工成本迅速上升,“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像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亟待战略转型。尽管欧美工厂化生 产模式不全部适合我国国情,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增长,我国“广种薄收”的食用菌生产必须“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借 鉴先进国家数十年来发展成熟的双孢菇工厂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无疑是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水平的捷径。这对于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升级换代至关重要。
        随后,杨国良教授以他本人今年五月份在荷兰参观考察当地双孢菇产业为例,总结出荷兰人吃双孢菇、褐蘑菇就像中国人吃大白菜,价低而普遍,市场消费量约占菇 类产品的90%;而中国人常吃的、价格较便宜的平菇、香菇,在荷兰却成了珍稀菇,1㎏售价折合人民币高达280-480元(汇率1欧元=8.5142人民 币)。根据这一现象,他建议有实力的中国食用菌企业将我们擅长的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等生产工厂建在荷兰、德国,享受珍稀菇的价格和效益, 利用欧洲高消费市场创收盈利。同时也丰富了欧洲人民的菜篮子和餐桌,实现双赢。
        他认为,荷兰最值得国内企业学习仿效的是双孢菇基料的集中式“隧道发酵技术”及其产业分工生产体制。在荷兰的现代双孢菇生产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高产技术 是双孢菇基料隧道发酵技术。这种技术的先进性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完成“巴斯德灭菌和腐熟”过程,与耗费大量热蒸汽的传统发酵工艺相比,隧道发酵有三大优点: 一是处理量大、能耗低,效益高,基本无环境污染。二是基料质量高、抗病害,为双孢菇高产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空调菇房周年栽培8-13轮,大大提高了生产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