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工厂化资讯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生殖生长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12-11-14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河北省蔚县草沟堡乡张家店村  平占山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生殖生长是在环境工程条件下完成的,温、光、湿、气等生态环境因素的调控是以杏鲍菇生物学特性的要求指导进行的。作者历在几家食用菌栽培单位做食用菌栽培工艺技术策划和实施总控工作,现将工厂化杏鲍菇栽培生殖生长技术内核发布给同行,以求切磋。
    技术内容当中的低温刺激杏鲍菇菌丝强迫其快速由营养生长状态进入生殖生长状态的方法,作者在山西某公司工作时和山西农业大学教授、现任山西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常明昌先生交流时,常先生极力否定这种方法的作用、效果及实用价值,其言该技术不必要和所耗电费用不划算。作者实践中发现,不低温刺激,杏鲍菇菌丝体培养基生长完毕后,13-18℃培养10-15天才会产生原基,而料温3-8℃环境条件下处理其培养基生长完毕的杏鲍菇菌丝体5-7天就现原基,核算各情况电费还是低温刺激合算。所以,该技术在业界同行中肯定会存在多种看法,在下只是抛砖引玉,敬请各位同仁一同商榷。

    一、工作制度

    (一) 组织结构。出菇组隶属公司技术工程部,成员9人,其中主管1人。男女工均可。
    (二) 工作任务。接收培养组已经菌丝体培养完毕的菌袋培养子实体,培养完毕后移交采收包装组接收进行采摘包装操作。
    (三) 运作。整个生产流程启动后,根据技术工程部《生产任务通知(调度)单》下达的任务,主管负责成员协作,由仓库提取用料用具及相关设备,于培养组培养完毕第一批次菌袋时,连续每天接收培养组移交的菌丝体培养完毕生理状态一致的菌袋,调控生态环境条件,监控菌丝体生殖生长状态,培养子实体。培养完毕后,移交采收包装组接收进行采摘包装操作。
    (四) 工作汇报。主管根据每天进入培养状态培养基袋的全程操作和监测实际如实填写《培养中食用菌种质档案表》和《食用菌种质培养记录表(五日)》,到期上交到公司技术工程部经核实查验存档。主管每天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如实填写《工作日志》,上交到公司技术工程部汇报当天工作情况。
    (五) 后勤保障。工具材料齐备,设备运转正常。

    二、操作规程

    (一) 工作场所设备、工具和材料摆设布局合理,整体美观,便于操作。当班期间始终保持场所整洁有序卫生,不得脱岗以破坏生产流程的正常衔接。
    (二) 管理维护好本组别所属的场所、厂房、设备、工具和材料等,每个工作日结束时,将剩余的长期用不到的用料和用具及相关设备交还仓库。
    (三) 菌袋接收后,培养控制人员工作时注意个人卫生,穿戴工作服。控制培养室的洁净程度,控制无关人员(非工作人员)的进入,避免其带入病虫害源造成生物污染或避免遭受其它的化学污染。
    (四) 菌袋接收后,环境温度继续保持25℃状态,当即给菌袋喷洒0.1%的多菌灵药液或0.2%的新洁尔灭药液,保持出菇培养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当天开口人员打开菌袋口取走套环,促使和保持袋口的紧缩状态,同时检出菌丝未发育满袋的菌袋送回培养组接收继续而作培养处理,半个工作日完成。
    如果菌袋培养生长发育程度不一致,部分菌袋发生原基、部分菌袋产生幼菇、部分菌袋什么也没有,开口工序完毕后,接着清理干净袋壁上的菌膜和料面上的原基及幼菇,袋壁上的菌膜一定要彻底清理干净,却不可过多地伤害料面菌膜(只清理原基和幼菇),促使和保持袋口的收缩且微开状态,两个工作日内完成。
    如果菌袋培养生长发育程度一致,开口工序完毕后,接着彻底清理干净袋壁上的菌膜,促使和保持袋口的收缩且微开状态,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操作时,清理菌膜工具要经常用新洁尔灭药液消毒。
    上述工作处理时,环境一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上述工作完成后,环境温度继续保持25℃状态24小时,避光促使菌袋菌丝恢复。
    上述工作完成后,菌袋菌丝恢复后,当天便开始将培养室环境温度降到3-8℃。当菌袋料温降到5-8℃时,调节培养室环境温度亦为5-8℃,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培养室环境空气新鲜,保持出菇培养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每天保持较强光照10-12小时,这样连续维持24-48小时。
    (五) 接上述,而后将培养室环境温度调节为15-18℃,同时保持培养室环境空气新鲜。每天保持光照10-12小时,保持较强光照。同时培养室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以保持菌袋料面湿润为标准。控制室内空气内循环,保持5-7天时间。期间,菌袋料面开始产生子实体原基。
    (六) 接上述,菌袋料面产生子实体原基并分化发育至玉米粒大小菌盖菌柄区别明显后,将培养室环境温度调节为12-15℃;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培养室环境空气新鲜;同时,控制室内空气内循环,每天保持光照8小时左右,保持较强光照;同时培养室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以子实体表面有水分适当蒸腾为度);这样保持3-4天时间。子实体发育到2cm以上小指大小后,疏蕾人员开始疏蕾作业。
    (七) 疏蕾作业时,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作,如果时间拖长,人员工作势必影响培养室小气候环境,同时还影响菇体发育一致的程度。
    疏蕾作业时,白天将培养室环境温度调节为15-18℃,利于人员工作;晚上将培养室环境温度调节为10-13℃,控制菇体的发育;培养室环境相对湿度白天为利于疏蕾人员操作可稍降低一些,晚上保持在90%左右,控制菇体的失水;培养室环境不再通风换气,同时,控制室内空气内循环,每天保持光照8-10小时即可。
    疏蕾作业时,撑开菌袋袋口定型呈敞开状,用刀具由内向外划割,将袋口部分均匀地分割成三片,而后将这三片向外折下,露出培养基上面来,而后进行疏蕾作业操作。
    疏蕾作业操作时,选个体朵型端正、菌盖直径小于菌柄直径(最好是菌柄长棒状,菌盖一点点,但菌盖完整形成的)、菌盖没有罗边形态、纵向生长程度大于横向生长程度、匀称、直立、发育最快的子实体留下,其余全部割除,在留下优秀幼菇割除其它幼菇的操作时,留下幼菇的基座要留得稍大一点,以利其吸收营养,操作时刀具要经常用新洁尔灭药液消毒。
    疏蕾操作完成后,将割开折下的袋壁再拉起靠拢,以保护幼菇。
    疏蕾操作时,动作准确、干净利索,不动摇不机械损伤到留下的子实体。
    (八) 疏蕾作业之后,将环境温度调节为15-16℃;环境不再通风换气或减少通风换气次数,保持培养室环境空气适当CO2浓度,控制菌盖的发育;每天保持光照6-8小时,保持一般强度光照(以看清报纸字迹即可);同时培养室环境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变换(以子实体表面有水分适当蒸腾为度);这样保持5-7天时间(疏蕾两天后,菌袋幼菇喷施0.09%三十烷醇一次)。
    待菇体发育至10cm以上时,菌盖直径正小于菌柄直径时,这时培养室环境在其它环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环境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使其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顺畅进行,使菇体快速长大,否则长期氧气不足容易死菇。
    期间每天定点测量子实体直径、长度的变化情况,记录在《食用菌种质培养记录表(五日)》中。这样子实体日益增大,菌盖与菌柄同粗直径可达5cm左右,高度可达到20cm左右,重量可达400g以上。
    (九) 直到菌盖下部有菌褶出现拉长时,菌盖颜色变浅,菌盖中部凸起,菌盖中部凸起处手指压感柔软,菌柄颜色变暗,个体重量估计达300g以上,即可移交采收包装组进行采摘作业。

    三、质量标准

    (一) 培养室内绝对无虫害。
    (二) 培养室内无可见微生物污染源。
    (三) 菌袋子实体发生一致,发育一致,个体重量在350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