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工厂化资讯

    工厂化种菇的“节地算术”

    发布日期:2012-03-06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1亩地=40亩地?
        没错,采用科学技术工厂化栽培金针菇,就能把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40倍,这个看似不合理的算式如今正在变成现实。
        记者在位于原阳县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这个占地仅20亩的科研基地,由于采用了省农科院研发的白色金针菇袋栽工艺工厂化生产技术,每年生产的金针菇高达1500吨。
        走进基地的出菇车间,记者看到,8层的棚架上密密实实地摆放着一袋袋白色金针菇,几名工人用梯子上上下下,把刚出苗的金针菇摆到最上层,又把长到一定高度的金针菇逐层往下移。
        “金针菇在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刚刚出苗的需要大量光照,要放到光照充足的上层;长到一定高度的又喜欢阴凉,需要放到可以避光的下层。”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康源春介绍说。
        金针菇是一种低温型食用菌品种,只能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的低温期出菇,农民在自然条件下种植,每年最多种植两个周期,而采用工厂化种植,利用技术、设备,给金针菇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实现周年种植,消费者一年到头都可以享用到新鲜的金针菇。
        更重要的是“节地账”和“效益账”。
        康源春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数字:农民采用普通大棚种植金针菇,占地1亩的大棚可以摆放3万袋,一年可以种植两个周期即6万袋;工厂化种植金针菇,可以实现周年立体多层栽培,占地1亩的出菇车间一次可以摆放24万袋,全年可以实现10次循环栽培,即1亩地可以栽培240万袋,土地利用效率是普通大棚栽培模式的40倍。
        据了解,我省金针菇年产量约10万吨,采用大棚生产这些金针菇需要占地8000多亩,如果全部采用工厂化生产,加上配套设施用地,也仅需要400亩左右,可以节约土地约7600亩。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生产过程。
        “种植金针菇的基质是玉米芯、秸秆、棉籽壳等农业废料;装基质的塑料袋可以用于回收塑料;种植完的菌渣有一部分作为燃料投入了高温灭菌炉,剩下的可以作为有机肥和栽培其他品种食用菌的基料再加以利用。”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玉亭说。
        记者看到在生产厂房旁边还有一排板房,康源春说,那是用来进行食用菌栽培试验的实验车间,“我们正在研究把工厂化种植方式应用到双孢菇、杏鲍菇、蟹味菇、鲍鱼菇等更多的种类上。”
        “菌类已经成为我省种植业中产值仅次于粮、油、菜的第四大类,2010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24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5%。如果能有更多的菌类采用工厂化种植方式,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是很有意义的。”康源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