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工厂化资讯

    工厂化栽培成为大势所趋食用菌行业全面升级

    发布日期:2010-08-09 来源: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三块二!我们那儿收购价才两块出头!都是一样的双孢菇啊?”11月28日,参加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暨武汉(新洲)首届蘑菇节的天津蓟县菇农李振全在跟新洲菇农交流时发现,这里的双孢菇收购价竟然比他们当地足足高出差不多一块钱,不禁啧喷称叹。

    在此次“一会一节”上,记者采访的所有食用菌界人士都一致肯定地表示——食用菌是当前少有的不愁卖的农产品之一,基本是有多少卖多少。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食用菌产业经过10年的连续增长,一跃成为我国第六大农村种植产业,食用菌在越来越多的农民眼中成了快速致富的法宝。然而,食用菌“不愁卖”的背后也有“贱卖”,“贵卖”之分,在产业化水平不高的地方,菇农们只能获取微利。

    中国食用菌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委陈文良研究员提醒说,食用菌产业经过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后进人这个行当的农民或企业不能再一哄而上,而要充分考虑资源、市场、技术以及当地产业政策等各方面的条件。只有那些产业化水平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高、研发能力强、市场体系较完善的食用菌专业县、乡、村,才能真正尝到食用菌产业作为高效种植业带来的高收益;而在那些缺乏规划、任由菇农进行作坊式种植的地区,菇农只能“捡食”食用菌产业链末端的一点点利益。

    小富难“安”

    李振全就是一个刚刚入行不到两年的菇农。两年时间里,他把自己前些年靠汽车配件生意赚来的30万元钱几乎全都投到了食用菌种植上。本以为能赚大钱的李振全没想到,投入越来越多,收益却没有显著增长,似乎陷入了一个漩涡。

    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李振全发现,自己深陷其中的漩涡正是当地滞后的产业环境。他说,虽然他们当地也有不少种蘑菇的农民,但大家普遍抱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只关心市场行情和自家产量。到了收成时节。菇农们就一股脑儿地把蘑菇便宜卖给来自河北遵化的商贩。而他当初虽然雄心勃勃地引进了高档设备和高品质液态菌种准备大干一场,但最终发现这绝非一已之力可以实现的。第一,组织当地菇农统一培训、生产,他这没个号召力;第二,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全年生产,他没这个财力。

    “其实菇农们的赚头也越来越少。技术不行、品种单一,能赚几个钱?我们离天津、北京那么近,可是没有认证,再大的市场也打不进去。最好是政府出面,把大家组织起来。”李振全说。

    政府之力

    李振全遇到的问题在很多蘑菇专业县、乡、村也曾出现过。在此次“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政府引导、政策驱动的重要作用是被公认的一条经验。

    记者在武汉新洲区徐古镇许易村参观时看到,这个只有305户人家、1579亩耕地的村庄却拥有3个蘑菇基地、1个蘑菇交易市场、1家现代化的培养料加工厂和1家盐渍菇加工厂。而9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徐古镇镇长吕文洲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像许易村这样底子薄的村子要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面对巨额投资,政府包揽也不是办法。他们的做法是“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社会筹资,股份经营,干部带头,部门支持”。为了引导资金投入,徐古镇镇委、镇政府一方面做出了《关于开展创建信用乡镇活动、优化蘑菇生产投资环境的决定》,引导当地信用社先后投入贷款1.2亿元支持菇农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出台了《关于发展蘑菇生产的若干优惠政策》,构建了招商引资兴菇业、干部分流办菇业、大户带头搞菇业和能人回乡创菇业的激励机
    制,从而吸纳投资1.6亿元。

    徐古镇良好的投资环境直接促进了武汉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在许易村的落户。从而使这个村子有了一个现代化的蘑菇科技示范园。由于这里实行“公司+园区+农户”的经营模式,许易村很多菇农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他们不仅学会了通过多品种、多茬口种植实现周年生产,而且切身感受到什么是工厂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
    在公司新建的蘑菇交易市场,记者看到了正在忙着卖菇的刘大姐。她说,“天添”来了之后她的种蘑菇技术大大长进,蘑菇售价因此涨了一两块钱,而她最高兴的就是家门口有了蘑菇交易市场,再也不用发愁蘑菇外卖的事。据了解,许易村的蘑菇交易市场已经成为整个新洲区的蘑菇集散中心。

    “难怪人家的菇卖得价高!这咱学不了、比不了!”菇农李振全在许易村参观了一圈之后由衷地感叹。据了解,在浙江庆元、福建古田等食用菌发展历史悠久、产业成熟的地方,政府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之大、规划之全面、服务之周到更是令人称叹。福建古田县食用菌办公室主任阮淑珊说。政府要做的就是通过规划、引导和财政支持来改变小农散户生产模式、培养品牌意识、推进科技创新。据她介绍,食用菌产业在古田县被置于“以菌兴县”的战略高度。为了鼓励农民走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道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菇类产品,农民每建一间食用菌专用房政府提供300至500元财政补贴;对创省级、国家级名牌的企业给予5-10万元奖励;为了普及并提高食用菌栽培技术,他们形成了县乡镇科委、农技站、食用菌协会、重点技术示范户等多层次的科研和科技推广网络。

    南“力”北“调”

    在“一会一节”的各种活动中,李振全不仅在学习别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验,同时也在寻找合作伙伴。他说,虽然他进入这一行晚,他们当地的产业环境也不成熟。但这同时意味着他可以借鉴较先进的经验,从高起点切入产业链。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高速增长,产业较发达地区的扩张完全有可能带动产业较落后的地区实现加速度发展,从而涌现出大量商机。在我国,无论从食用菌种植技术看还是从管理方法、营销体系看,南方都比北方更为发达。近年来,由于南菇迅猛发展。遇到木材等资源匮乏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因此南方的食用菌产业开始逐步向资源丰富、劳力富余的北方进行梯度转移,这就是所谓的“南菇北移”。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北移也同时带来了管理方法、营销经验以及资本的北移。例如,浙江丽水菇农周华土从2000年开始,就在陕西汉中团结了一批丽水菇农,组织了食用菌生产投资联合体,把种植技术、菌种、设备、原材料带给了当地农民,将汉中变成了一个生产基地,而他的故乡丽水则成为技术输出地和销售基地、出口基地。在浙江、福建等地已经涌现出大批像周华土这样离土离乡不离产业的现代农民。他们就是天津菇农李振全期望寻求的合作伙伴。

    据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李树萍介绍,在“南菇北移”战略的推动下,全国开展食用菌种植生产与经销的省、市达到31个,全国食用菌年产值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县500多个,产值达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县100多个。专家们指出,虽然当前我国食用菌产量仍以一家一户生产的居多,但工厂化栽培已经成为大的趋势。如果北方和西部的一些菇农不抓住“南菇北移”的商机。在栽培技术、品种、质量和营销、研发水平上进行全面提升,将丧失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好机会。

    参观结束时,记者又见到了李振全。他谈起了自己新的“宏伟”蓝图,那就是利用他们地处京津都市圈的优势,将食用菌种植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建一个蘑菇生态园。随着食用菌产业体系在我国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或许任何一个菇农都不会甘心当一个“安分”的小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