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品市场一直处于上升期,社会需求不断增大,产品营销措施及相关环境因素逐步完善和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需求的攀升和食用菌菜肴的不断开发,促进和引导了食用菌消费增长。伴随着菌菜保健作用的深入人心,菌菜已成为居民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据对北京两千多个社区菜市场抽样调查,2008年全市居民鲜品菇的消费量达1000吨左右,较2007年增长20%以上;一些大中城市的中高档酒楼饭店,不断推出特色菌菜,仅北京餐饮业几年来开发的菌菜就有1000多款。另外酒楼饭店的厨师一般都因工厂化食用菌产品质量和口感好而愿意采用,从而加大了社会消费量;
(二)在中国,食用菌反季节(每年5-11月)产品消费需求空间一直较大,特别是夏季个别品种常因供不应求而断货。据调查,全国2008年食用菌总产量为1863万吨,其中工厂化产品仅40万吨,加上全国各地利用清冷资源(山区、低温地区及地下人防工程和废弃坑道等)生产的反季节产品约100多万吨,反季节产品总量也不过160万吨,仅占全国年总产量的9%左右。如按正常月需求150万吨计算,目前反季节产品年总量160多万吨仅够供应一个月多一点,由此形成反季节产品供不应求,常因货缺而价位抬高;
(三)食用菌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平衡市场需求,稳定产品价格起到积极作用。据调查,有的品种保鲜冷藏时间可达一个半月以上,达到不变型、不变味、不老化,为保证市场供应提供了技术支持;
(四)遍布全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航空、高速路、水运),为食用菌工厂化产品的运输配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据调查,在全国246家工厂化企业中大部分产品随产随销,仅有几家反映因信息和产品调剂不及时出现存货现象;
(五)工厂化企业自建产品营销网点近年发展较快,在推广自身工厂化产品品牌和拓展市场上起到了一定作用;
(六)近几年各地代理公司、经销公司发展较快,在一些大中城市初步形成批发、配送的网络营销体系。如上海荣善食用菌公司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建有荣善食用菌经销店100多家,年经销总量达到2万吨左右。北京丰源菇行实现年经销额达2个亿,成为工厂化产品经销的领头羊;
(七)信息服务逐步成为工厂化产品由产到销的对接平台。据商务网市场部统计,从2007年开始,每年5-11月份反季节产品的需求服务逐年增多,2008年平均每天有200个需求电话或邮件,到2009年最多一天达300多个,有时客服人员联系十几家工厂化企业寻找不到充足的产品货源。工厂化企业和反季节生产单位依托快捷的信息网络平台,了解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产品交易,是工厂化产品需求市场不断拓展的重要手段;
(八)全国大中城市农批市场和产区食用菌专业批发市场的建立为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流通提供了畅通的交易平台。据调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武汉、西安、成都等大中城市均设有食用菌交易市场(一条街或食用菌交易区等)。同时在全国食用菌主产区已建有三十多个大型专业交易批发市场,并形成有场有市且远近闻名的产品集散地。
(九)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工厂化食用菌产品出口虽受到一定冲击,但总体出口量未受很大影响。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0家左右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有出口业务,主要品种为褐蘑菇、双孢菇、白灵菇、杏鲍菇等,这为拓展食用菌工厂化产品的市场空间起到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食用菌工厂化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在近几年内随着社会消费需求的逐步增加,特别是食品安全法的普及和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提升,食用菌工厂化产品的总体需求将会不断扩大。但认真分析市场现状仍有一些值得业界同仁关注的地方。
(一)食用菌工厂化产品还没有形成成熟健康的网络营销或配送体系。据统计,厂家直销占三分之一,代理商和经销商占三分之二,在经销商中有一部分是工厂附近的社会经纪人进行少量的异地或本地贩运和贩卖。
(二)个别生产品种产量过大。虽然需求市场在个别品种上并没出现饱和或滞销,但个别品种的生产超量应引起业界关注。例如,金针菇的全国日产量已达500吨以上,占日总产量的50%左右。多品种的开发产品,是均衡供应市场,让消费者享受到食用菌多品种多品位,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生产商与经销商分工不明确,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为争夺客户引发压价的事例时有发生。
(四)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现在进入市场的产品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国内大型工厂化企业生产的产品,如辽宁田园、上海丰科、广东绿阳菌业等;另一种是各地中小型工厂化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有就是由韩国和台湾省入境的工厂化产品。相比之下进口的和国内大型企业的产品在品质上稳定性较强,而中小型的产品虽总体产品的性价比优于进口产品和大型企业产品,但个别企业在产品质量上稳定性差些,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五)细化产品市场不够。中国乳品业细化市场业绩非凡,是中国食品业细化市场的典范。同样食用菌工厂化产品也适应不同消费群体和类别(酒楼、食堂、居民消费等)。现阶段虽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势,但是伴随着我国工厂化企业的快速发展,产品市场细化应是当务之急。
(六)缺乏统一的市场开发力度。现在进入市场的经销企业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当年乳品业的企业为开发市场提出“先做产业、后做企业”的精神在食用菌企业中很少发现,而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级协会组织因缺乏资金的支持也很难担当起加大开发行业市场的重任。
(七)关于产品的定价权。食用菌工厂化产品的单价普遍高于传统顺季产品,其中主要原因是占了反季节产品需求大的优势,另一点就是工厂化产品的品质总体高于传统顺季产品。另一方面,我国的食用菌工厂化产品整体定价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定价权。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应由上游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及下游经销成本等方面构成,产品的基础价格应由生产厂家制定。而目前我国的食用菌工厂化产品价格是由经销商和部分控制市场的代理商操控,在经销和代理环节上时常因争夺客户和市场份额进行价格战,最终利益受损的是生产厂家,致使生产厂家常因压价和回款问题而苦恼。有些生产厂家为扭转局面自己设点直销,却又时常因入市的产品量小而很难掌控市场价格。关于如何掌控市场价格,有的专家提出市场生产企业组成联盟,由生产企业联盟把市场、品种、产量、价格连为一体,当市场需求大时扩大生产能力,当某一品种紧缺时加大该品种的生产,当市场不景气时适当压缩产量,使总体价格稳定,避免恶性竞争。经销商和代理商挣到其经销的加价部分(即出厂价和批发价的差价部分),由此使产业链在由生产到经销间的各个环节利润分配得到保证。
(八)境外进口工厂化产品和社会上反季节产品对工厂化产品的影响。2007年开始,韩国和台湾省的工厂化产品大量进入国内市场。据海关统计,2008年和2009年的进口量分别达到最高单日进口80吨,最高月份达2200吨,年1.5万吨以上。国内金针菇的产量本来就偏高,占到全国工厂化食用菌产品的50%左右,加上进口金针菇,因此在2008年和2009年的夏季对中国市场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有的进口产品销售价格低于国内产品价格,对国内生产企业形成冲击。由于进口总量仅占国内生产总量的6%左右,形成的冲击是部分地区和有限时间段,而随着市场的自我调节和市场需求增大,这种冲击不会太大,但应引起金针菇生产企业的关注。国内各地利用清冷资源生产的反季节产品因产量有限,没有形成规模,主要在产地和临近城区销售,加之产品的品质与工厂化产品在性价比上不占优势,只能是起到调节市场和补充反季节产品的需求不足,对工厂化产品没有大的影响。冬春季节顺季传统型大宗产品上市以其量大价低而占据市场,对工厂化产品的社会需求产生较大的冲击,但对大中型酒楼饭店的常年需求形不成较大冲击。另冬季工厂化生产成本偏高,很多工厂化企业会适当调整产量。
点击排行
最新图文
更多>>